第四十二章 吊唁袁氏[第2页/共3页]
说完带着世人扬长而去。
汗青上的袁隗固然列于大汉三公之列,又惨遭董卓毒手,但是并非甚么忠臣贤能。董卓废立天子的时候,他是没有贰言的,并且还是他亲身将刘辩的玉玺解下来给刘协带上的。
望着内里黑压压的一片棺木,刘协不由也内心一阵恻然,脸上的神采也变得庄严起来。
灵堂外三四百人身穿白衣、缠着白布整整齐齐的摆列在大街两边。正中灵堂一个大大的“奠”字,当中立着袁隗的牌位“大汉太傅袁公隗之灵位”,中间是袁基的牌位,然后是其别人的牌位。袁绍、袁术和袁遗,跪在灵堂之侧。
三百多具棺木整整齐齐的摆列在太傅府府外的灵棚内,满场都是花圈和挽联,整条大街插满了招魂幡。
现场数十人齐声大喊“请斩王允!”。
袁术哑口无言,却又心头不平,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刘协冷冷一笑,淡淡的说了一声:“平身,给朕让开!”
刘协拜完起家。王允近身向前膜拜。
世人让出一条路来,刘协昂但是入,张辽、王越、王允和李逸飞等四人跟着走了出来。
袁术哼哼嘲笑道:“王允乃大汉司徒,我叔父也乃大汉太傅,为何无罪问斩?陛下如此包庇王允,恐天下人不平!城外二十里之处另有三十万雄师等待陛下惩办乱臣贼子,若不能斩杀奸臣王允,恐生兵变,请陛下三思!”
袁术望着此人拜别的背影,嘴角露着一丝浅笑:“上党太守张扬也来了,十八路诸侯只差六路了。”
“呜呼次阳,遇祸身亡。朕心有愧,哭断肝肠。江河呆滞,日月无光。卿如有灵,听朕哭诉;卿如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好学,**当世;位列三公,四海名扬。吊君忠烈,朴直不阿;一心奉主,心系汉室。吊君丰度,边幅堂堂;佳配名媛(袁隗之妻马伦是名流马融之女),神采飞扬。吊君弘才,治国安邦;政令严明,吏治有方。想卿当日,英姿英发;哭卿早逝,泪如血浆。哀哉次阳,悲哉次阳。忠义之心,名垂百世;英魂之气,万古流芳。悲卿思卿,哀思欲绝。惜我炎汉,痛失栋梁。四世三公,满门忠烈。逆贼祸害,三百冤魂。朕也无法,为贼所迫。舍命驱贼,卿已不在。呜呼次阳,存亡永诀。冥冥无边,世事茫茫。魂如有灵,以鉴我心,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说完双眼两道寒光向四周恶狠狠的瞪视了一圈。两旁的韩馥等人以及众侍卫不由心中一寒,纷繁低下头来,手中的兵刃微微颤栗。
袁绍迎着他的目光一对视,顷刻间俄然满身如被电击,手中的剑不听使唤的抖了起来。
这是多么的一个死局!即便他获得如许一个机遇充分表示了他的神明威武,又应用一千八百年的聪明和先知的上风击败了董卓。而他为董卓废刘辩而立,又是先皇次子,并曾下旨诛杀袁隗,这些活结仍然紧紧地缠在身上,这些活结虽已不敷乃至命,但也将他束缚得五花大绑,举步维艰。
只是他低估了李儒的智商,他以为李儒不过靠着董卓起来的一个发作户,如何能跟他这个出自四世三公家属的太傅比。他以为尽可掌控李儒于掌股之间,但是他错了。李儒是西凉第一谋士,即便在群星灿烂的三国期间,也是排名靠前的谋士。错了就会输,以是他输得很惨,惨到满门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