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蔡邕刖足[第2页/共2页]
“也罢,既如此,老臣就饶过蔡邕一命,之前他说过,但是极刑可饶,活罪难逃,老臣但愿将他刖足,以正国法,另有,此人毫不能再留在陛下身边,以免诽谤朝廷,讪议朝政!”
赵云摇了点头“陛下,有些事底子没法制止,正所谓,两雄不并立,一山难容二虎,固然公孙瓒在幽州,袁绍在冀州,但是两地相连,形同一体,迟早也得打起来,何况袁绍的做法,当真让人不敢恭维,之前陛下蒙难,十八路诸侯起兵伐董,可袁绍不思进取,毫无作为,身为盟主,不想救驾匡扶社稷,却只想着借此风云际会,达成本身的私心野望,公开里还妄图煽动刘虞称帝,前不久,又把韩馥逼的逃离冀州,就算公孙瓒不打他,他也会掉头打公孙瓒的。”
他刘家,压根就对不起蔡邕,几次三番差点把蔡邕害死,反倒是恶贯充斥的董卓,对蔡邕礼遇有加,这不得不说,是莫大的讽刺,先在又轮到献帝了。
“陛下,就算是王允要杀蔡邕,可此事一旦鼓吹出去,必定有损陛下的声望,因为,王允毕竟是臣子,而你则是当明天子,蔡邕若真的被杀,大师必然以为是您下的旨意。”
王允气的直咬牙,赵云眼中寒光一闪,真想杀了他,刘协求他,他竟然还敢如许。
赵云这番话,毫不坦白,可听在刘协的耳朵里,不啻于五雷轰顶。
但赵云,对事不对人,他还是信赖,王允对社稷是屈指可数的股肱忠臣。
幸亏中常侍吕强替蔡邕说清,灵帝才将蔡邕减了极刑,放逐朔方。
刘协久久沉默不语,赵云的话,说到了他的内心最深处。
赵云神采变了几变,心中暗道“好狠的心肠,好暴虐的王允!”
阳球雇了刺客半路想刺杀蔡邕,刺客不但灭有殛毙蔡邕,反而深感蔡邕高义,主动引身退去。
王智恨的发痒,心抱恨恨,乘机抨击,十常侍接到王智的信,也做好了整治蔡邕的筹办,一旦他回到洛阳,必定难逃毒害,蔡邕无法,逃往了吴地,在那边一待就是12年。
蔡邕,至纯至孝,他的母亲卧病在床,长年不起,蔡邕毫无牢骚,贴身奉养,不解襟带的在床前服侍了三年,很多时候是彻夜达旦,寸步不离,母亲身后,他草拟芦在坟前守孝,跟叔父、从弟,三世不分炊产,乡党无不敬佩其高义。
蔡邕三天后就要分开,赵云也不想久留,次日再次进宫,这才提到公孙瓒交给本身的任务,刘协对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争端,非常不满,他不同意公孙瓒跟袁绍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