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三让徐州[第1页/共2页]
孔融是天下少有的名流,连他都来了,刘备几近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看来,这徐州果然非我莫属啊,此乃天意。”
程昱顺利来到东阿,见县令枣袛已经动员了官民一起守城,军民一片繁忙,众志成城,都即将到来的陈宫雄师都毫无惧色,程昱深感欣喜,冲动的眼眶都潮湿了,他很清楚,眼下曹操的地盘只剩下这最后的三座城池了,任何一座城池,都不容有失,不然结果不堪假想。
推委,还是推委,刘备摇了点头“备何德何能,今袁公路尽在淮南,此君四世三公,名传海内,天下敬慕,你们能够把徐州交给他。”
第一次,刘备没有动一兵一卒,曹操就退了,第二次,眼看刘备就要撑不住了,曹操又退了。
对孔融,刘备投桃报李,但是对公孙瓒呢?刘备在平原待了那么久,他岂能不晓得,青州刺史是田楷。
自知大限将至,陶谦的脑筋出奇的复苏,他很清楚,徐州四战之地,免不了兵灾战祸,谁情愿争就争吧,既然儿子没有本领守住徐州,干脆让给刘备。
程昱的到来,也让大师内心有了主心骨,军民高低一心,发誓死守东阿。
这么做,刘备有本身的考虑,他要正式离开公孙瓒,对世人公开表态,要与公孙瓒分裂。
刘备故作姿势,糜竺分开后,陈登又来了。
第二次,东征徐州,曹操占有绝对的上风,却再次饮恨退兵。
这两次,都跟陶谦没有半毛钱的干系,并非陶谦批示有方,有多大的统兵才气,也不是徐州兵作战英勇,主动打跑了曹操。
时也命也,跟诸葛亮北伐中原,何其的类似,明显占有上风,却老是因为如许那样的启事,不得不退兵。
陈登决然点头“袁术志大才疏,骄横霸道,绝非治世能主。”
刘备心中暗喜“看来,大师都分歧拥戴让我担负徐州牧。”
糜竺、陈登、陶谦都没能说动刘备,最后,就连北海的孔融也来了。
在世人的连番劝说下,刘备羞羞答答,半推半就,终究接管了徐州,并且,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表奏孔融为青州刺史。
见刘备还不表态,陈登又说“徐州兵甲十余万,若使君坐领徐州,上可扶住天子,下可挽救百姓,成绩春秋霸业,就算退一步,也可自守一方,青史留名。”
陈登的话,刘备内心很受用,特别是陈登夸他有国士之名,刘备差点冲动的鼓掌奖饰“元龙,真乃玄德之知己也!”
哪怕陈登要强行挟持他留在徐州,刘备也不承诺。
糜竺没有放弃,再次来见刘备,刘备含含混糊的说“是不是……另有比我更合适的人?”
“爽!”本来想溜之大吉的刘备,运气出奇的好,得知曹操退走了,刘备再次冲动的心中一阵喝彩。
陈登开门见山“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汉室陵夷,建功立事,尽在目前,徐州殷实充足,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刘备见到陶谦后,执意不受,婉然回绝了陶谦颤巍巍递到面前的印绶。
徐州北面有公孙瓒,西面有曹操,南面有刘表、孙坚和袁术,别的不说,曹操这一次退兵,是因为后院起火,谁能包管,他不会再度领兵来犯,陶谦很明智,招来糜竺,交代后事,让他请刘备坐领徐州牧。
糜竺言辞诚心“玄德公,你就不要再推让了,非你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