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第1页/共2页]
吴景大笑,连连摆手。“你多心了,我可没这意义。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我随你父亲多年,要声援他,当然还是我比较合适。”
看着鲁肃和郭嘉谈笑风生,吴景很不适应。他岔开了话题。“伯符,还要比及甚么时候?”
吴景立即说道:“伯符,你们所领的都是精锐,行军速率快,我的部下跟得很吃力。不如我去声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免得拖你们后腿。”
比拟之下,郭嘉、鲁肃就没有如许的疑问。在他们的知识范围内,这里就是故老相传的古疆场,向来没有思疑过有其他挑选的能够。当然,更首要的启事还是项羽故城另有迹可寻,不消考古发掘就能看获得。后代最后肯定这里是古疆场遗址的证据也是这座古城和内里发明的箭簇、楚钱等遗物。再过几百年,这座城被埋在地下,就连本地人也说不清真伪了。
不过他不能表示出来,还得装出一副很不欢畅的模样。“阿舅,你这句如果传到我阿母耳朵里可就变了味啦,仿佛我舍不得给你人似的。”
“阿舅说得有理,不过我还要等一等。陶谦防备心机很重,我冒然进入徐州会引发他的过激反应。我想他不会迟延太久的,毕竟这些胡骑进入徐州,对他影响很大。”
孙策想窜改这个风俗,他每次战役结束都会留下条记,尽能够详细的记录地理、两边的兵力构成和战役的过程。南阳之战结束后,他还请蔡邕清算出一份战记,现在已经是南阳讲武堂的首要课本。
孙策不如何介怀。他和郭嘉、鲁肃等人一起检察了古疆场,阐发推理当时的疆场形状。中国史学有重人事轻技术的风俗,对战役更是简朴,即便是垓下之战如许决定性的战役也甚么过程描述。对批示作战的将领来讲,很多细节阙如,不成制止地会落入纸上谈兵的窘境。
吴景一口承诺,兴冲冲的回营去安排。
郭嘉说道:“将军,征东将军在攻山阳,停顿顺利,一旦全据山阳,构成关门之势,袁谭就不得不撤了。只是他兵力有限,后劲不敷,需求声援。”
鲁肃感觉很新奇,向郭嘉就教相干的环境。郭嘉和鲁肃很谈得来,两人都不走平常路,在计谋思路上也有类似之处,没两天就相处镇静,说得很投机。郭嘉把讲武堂的运转形式说给鲁肃听,还奉告他军中也是如此,固然不能按期讲课,但孙策一偶然候就会聚将议事,阐发战情,诸将各抒已见,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无声的较量,在推演中表示凸起的人当然会具有更多的机遇。
郭嘉挑挑眉,一声轻笑。“将军,山阳太守或者任城相,随便挑一个都比九江太守好,将军需求重新安排一个九江太守了。”
吴景不解其意,孙策却明白了。他轻描淡写的说道:“哪有百战百胜的将军,跑了就跑了吧,拿下柴桑就是功德。”他又对吴景说道:“刘繇跑了,庐江、九江会安宁一阵子,阿舅能够放心了。”
郭嘉不经意地看了孙策一眼。孙策默不出声。他晓得郭嘉的意义。程普、吴景有必然才气,但是和周瑜、鲁肃这些顶尖人才比拟又有所不敷,见这些年青人一个接一个的获得重用,与本身比肩,内心不免失衡。他们以孙坚的部下自居,有优胜感,感觉本身有资格指导一下后辈。固然只是一些小情感,表示得也不较着,但总让人感觉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