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新榻上对[第2页/共2页]
“朝廷西迁,定都关中,有故秦之基业,有炎汉之道统,攻则不敷,守则不足。关中四塞,益州敷裕,若能兼而有之,则尽有西方阵势之利。并州有匈奴,凉州有羌,若能抚之,既得弓马之劲,又补户口之缺,仿佛一强秦也。只是朝中关东儒臣多,因循保守,一定肯变夷为夏。天子年幼,威望不敷,难掌权益,必为大臣摆布,纵有自强之心也不能随心所欲。以肃观之,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关中有力东出,出则必败。此将军之友也,可与盟好。”
孙策冷静地看着鲁肃,心中骇然。比拟于与孙权榻上对的鲁肃,现在的鲁肃还没有走出东城,他对比来的情势体味得并不详细,乃至能够不晓得曹操已经进入益州,以是只能从局势长停止阐发。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江东优势,倒是无可回嘴的究竟,不容他不予以正视。
“兼并青徐,扼守泰山,让袁绍不能南下,以兖州为疆场,再以青州为根底,跨有辽东,进而占有幽州。”鲁肃迎着孙策的目光,暴露非常的镇静。“一旦具有了战马,将军就能和袁绍对峙于中原,时候拖得越长对将军越无益。若能在朝廷东出之前击败袁绍,将军或可介入天下。”
孙策嘴角微挑,似笑非笑地看着鲁肃。“太史慈精通骑战,曾在辽东糊口数年。他是一个去辽东的合适人选。如此一来,我缺一个能坐镇青徐,扼袁绍之喉的人,不知子敬肯否屈就?”
鲁肃是实干派,没甚么套话,并且咄咄逼人,开口便是争,没有一点礼义谦让之风。这倒也合适他的本性。榻上对时,他也是开门见山就否定了孙权所谓的桓文之功,直言汉室不成答复,是一个标准的进取派,和老好人一点也不搭边。
“公孙瓒、陶谦之流出身寒微,不得世家支撑,又见地短浅,不能拔豪杰于豪门,唯能逞其私智,奋其蛮勇,据一州数郡之地,对劲于一时,久则难觉得继,终将为强者所并,此将军之徒也,可驱而用之。刘虞虽有宗室之名,何如智术短浅,志大才疏,倒行逆施,败亡期近。贾诩、牛辅之徒本凉州之虎狼,借居河东,既失底子,又有劲敌在侧,苟延残喘,不敷为虑。张燕黄巾余孽,乌合之众,可忽而不计。”
“将军以江东为根底,以荆豫为两翼,两面受敌。西进则以低取高,北上则以步敌骑,皆处于优势,难进易退。将军父子出身寒微,非累世官宦之家,无弟子故吏之助,江东户口又不能与中原相敌,可谓天时、天时、人和皆无。看似风卷残云,天下三分有其一,实则如居积薪,但有一丝忽视,便是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