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三国小霸王 > 第1628章 阳谋(gaolaochou打赏加更)

第1628章 阳谋(gaolaochou打赏加更)[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是如何回事?是真是假?”孔融夺过纸卷细看,很快就闭上了嘴巴。印书的奥妙实在很简朴,和拓碑非常类似,只是把正写的碑文变成反写的印版罢了,其他的都很简朴,说破了一文不值。孔融有一种被人棍骗的感受,勃然大怒。“既然你已经晓得了印书的体例,为甚么不先印文章批驳蔡琰的流毒?”

“不敢包管,但必然及时供应。关中有纸,南山有烟墨,想来应当题目不大。”荀彧说着,取出另一卷纸。“待文举高文成,我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文举印行天下,以正视听。”

“是的,书坊多了,需求的工匠也更多,工匠也有了更多的去处,印坊为了留住他们,就不能不进步佣钱。这是第三得。书价降了,百姓能够读得起书,识文断字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有天赋研讨贤人典范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将来会成为工匠、贩子,这是第四得。”荀彧拿起案上的《士论》,悄悄地抖了抖。“陛下,你能设想几年以后,孙策治下会有多少匠士,多少商士吗?”

“臣觉得,存亡继绝,君子之功。大汉存亡之际,不但要重振尚武之风,整武备战,安定兵变,更要改正民气,使百姓知廉耻、明真伪,信朝廷。夫子云:足食、足兵、足信,食、兵可去,信不成去。现在民气惶惑,来去不定,正须文举这般名臣硕儒鼓之吹之,使民信之。孙策武夫,尚知尊崇蔡伯喈,使其襄阳著史。袁谭小儿,亦知奉郑康成以养名誉,朝廷正朔地点,岂能无人相抗?臣觉得,论德论才,唯文举堪与对抗。论年资,文举合法不惑,更胜蔡伯喈、郑康成一筹,若能委文举以重担,伟业可成。”

孔融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天子和刘晔、孔融面面相觑。印书坊是孙策的一大利器,南阳、平舆印行的册本非常脱销,是文人雅士之间相互送礼的首选,比来印行的一套《说文解字》更是流行长安,有价无市,很多人都要去预定。他如何俄然公布了印书的工艺,放弃了这一大财路?

天子一声长叹。“这但是一举两得啊,公然是阳谋。”

“哦?”

孔融挖苦的目光从荀彧、刘晔脸上扫过,嘲笑一声。他回身向天子施了一礼。“臣有眼无珠,保举不明,不堪重担,请自免少府,闭门思过。”

天子打量着荀彧,有一种说不出的奇特。“言者无罪,令君可直言。”

“唯!臣觉得,陛下任命文举为少府,意在重名臣,奖忠贞,本无不成,但少府掌皇室财税、诸监器作,乃繁复噜苏之务,现在关中人丁不敷,赋税锐减,陛下为此节衣缩食,诸监都用作公事,少府驰名无实,不能尽文举之才,非用人之道。”

“大抵听了一些,说是蔡家把持印书工艺,形成书价奇高,孙策公布印书的工艺,鼓励更多的人设立印书坊,要把书价降下来。他说,要让浅显百姓都能买得起书,读得起书。我考虑着,他这么做当然有推行教诲的设法,也有处理南阳纸坊销路的题目。颠末几年景长,南阳纸坊的工艺已经成熟,产量比几年前翻了一番。纸的利润丰富,其他各州郡不会坐视,必然也会建纸坊,这么多纸卖给谁?孙策不得不考虑这个题目。把书价降下来,印的书多了,纸坊才有可利图,不会因为滞销导致亏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