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基本统一了北方[第2页/共4页]
上党郡太守是曹操的人,高幹把他抓了起来,之掉队军并占据了太行山中的军事要塞壶关,企图以太行山为依托抵挡曹军的打击。
夏昭、邓升却很固执,加上壶关城很坚毅,曹军久攻不下。曹操火了,公布军令:“城池攻破后,把他们全数活埋!”
建安十年(205)10月,曹操回到了邺县。
并州刺史部最北部另有自西向东一字排开的四个郡,别离是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和雁门郡,固然地盘很泛博,但都不消出兵,根基上传檄可定。
但是又打了三个月,还是没有攻陷。这就是冷兵器期间的攻城战,易守难攻,从之前的郯城、雍丘到东武阳、下邳、邺县,以及以后的陈仓之战,都是在力量差异的环境下打得旷日耐久,常常几个月乃至一年都攻不下来。
此次出征用时整一年,但收成颇丰,攻陷了南皮,扫荡了幽州残敌,将袁熙、袁尚赶到了塞外,本来袁绍节制地区的北方四个州中,冀州、青州、幽州已全数占据,加上并州的高幹已经投降,扫平北方的目标看来实现了。
但王邑在河东郡有必然权势,郡当局属官卫固和处所驻军卖力人(中郎将)范先是他的盟友,当时王邑的调任圣旨已经下达,但卫固和范先趁机肇事,他们赶到长安面见钟繇,以民意为借口要求王邑留任。当时高幹还没有死,卫固、范先大要上为民请愿,实际上是想把局面弄乱,好与高幹暗中相通。
至此,根基完成了北方的同一。
曹操接管了曹仁的建议,城内的敌兵很快投降了,曹仁是以被封为都亭侯。曹仁的建议里应当另有更详细的攻城计划,不然城里的敌兵也不会等闲投降,这个计划是甚么没有记录,应当是变动之前的号令,给城里的人留出一条活路,诱使敌兵投降吧。
把兵变的时候定在这个时候,必定不会有甚么古迹产生。
现在于扶罗已经死了,他的兄弟呼厨泉继位,呼厨泉看到曹操权势日趋强大,不敢与他为敌,对于高幹的要求,呼厨泉不予理睬。
曹操开端起兵时的身份是奋武将军,勉强算个杂牌军的军长,当时的骨干只要曹仁、曹洪以及夏侯渊、夏侯惇等几个,他们的身份是奋武将军部属的司马或别部司马,近似于团长。厥后,跟着军队范围越来越大,插手的将领越来越多,曹军的构造体系也产生了很大窜改。
到了建安十二年(207)2月,曹操又在邺县表奏献帝,大封功臣20多人,全数封为列侯,其他的也都评出品级予以封赏,此次受封的20多小我名单不详,只晓得曹纯的高陵亭侯、张辽的都亭侯等都是此次受封的,想必其他军功显赫的武将们也都封了侯。除了武将,谋士里起码郭嘉、荀攸在此次也获得了封侯,郭嘉受封的是洧阳亭侯。荀彧当初被封为万岁亭侯时食邑是1000户,此次又加封1000户,总计2000户,在亭侯里算是很多的了。
河东郡、弘农郡是通往关中的必由之路,如果这里不在节制当中,关中就成为孤岛,这让曹操很头痛。曹操任命的河东郡太守名叫王邑,这小我或者才气不如何样,或者不太可靠,他的下属司隶校尉钟繇想奏免他。
曹操乃至想让荀彧担负三公,荀彧不好劈面回绝带领的美意,就让荀攸出面替本身回绝,前后达十多次,曹操终究才放弃了这个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