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乱世里的窝囊人[第2页/共4页]
本土派乃至想借公孙瓒的手把颍川派挤走,在这类环境下,韩馥有了让步之心。全部事件的幕后把持者袁绍直到这时还没有公开出面,他看到火候差未几了,使出了倒韩的第三个步调。
韩馥的决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因为他部下有亲袁派,但也有反袁派。冀州别驾闵纯、长史耿武、治中李历都反对把冀州拱手让给袁绍,他们劝韩馥:“冀州虽偏僻,也有兵马百万,粮食够吃十年。袁绍不过是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像股掌之上的婴儿,断了他的奶顿时就得饿死,如何能把全部一个州让给他呢?”
韩馥当然不但愿袁绍强大,袁绍让他当关东联军的后勤部长,卖力军粮供应,韩馥不好好干,常常剥削军粮,或者以次充好。同时,韩馥也在抓紧生长本身的权势。韩馥是豫州刺史部颍川郡人,他在当权冀州期间很正视人才引进,派人到故乡招纳名流,荀谌、辛评、辛毗、郭图等一批人才来到了冀州。
当带领要坐稳位子,不能让部属太连合,而要设法让他们斗起来。韩馥能够就有如许的潜认识,作为一个外埠人,他最担忧的就是压不住本土权势,以是他成心引进外人,制造派系斗争,以此均衡各种权势。但如许的带领凡是都是没本领的带领,也没体例把部下的人真正凝集在一起,韩馥部下固然人才济济,但派系题目很严峻,冲突重重。
在郭图、荀谌等人车轮战式的忽悠下,韩馥被完整洗脑,他果断地以为目前只要让位这一条前程了,因而决定主动让贤。
这完整摧垮了韩馥的心机防地,他有点顶不住了。
袁绍获得冀州后却不再提跟公孙瓒平分冀州的事,这把公孙瓒气得要命,这是导致了他们今后翻脸的首要启事之一,不过公孙瓒那边另有个刘虞,他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命令撤兵。
赵浮见到韩馥,劝他说:“袁绍正缺军粮,将近拆伙了,不消十天半月必定土崩崩溃,将军只需闭户高枕,有甚么可担忧的?”但是韩馥的脑筋已经严峻不好使,他盘算了主张,不再考虑赵浮等人的建议。
袁绍遵循逢纪的主张给公孙瓒写了封信,相约合击韩馥,事成以后朋分冀州。当时幽州还不满是公孙瓒的地盘,他另有个顶头下属名叫刘虞,刘虞是宗室出身,担负幽州牧,声望又高,公孙瓒拿他临时没体例,传闻南面有便宜可占公孙瓒欣然同意。
至于韩馥,本来是想通过让权给本身和家人调换一个安稳的糊口,谁知底子做不到,在袁绍身边整天过的都是提心吊胆的日子,厥后他分开袁绍投奔了好朋友张邈,但仍然整天狐疑袁绍要杀他,时候长了不免精力产生庞杂,最后还是他杀了。韩馥能够算是个窝囊人,事做得窝囊,死得也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