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三国全史:全两册 > 六十五、曹操河上遇险

六十五、曹操河上遇险[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是战役题目,一个是计谋题目,丞相思虑的是后者。

众将领才恍然大悟,敢情丞相考虑的不但是打赢面前这一仗,他想得更长远。大要看丞相称初派钟繇反击张鲁,派曹仁移师河东郡声援钟繇,不测埠导致了马超等人的背叛,但实在那是虚晃一枪,目标就是逼着关中诸将造反,从而完整处理关中题目,以是当众将们提出在河东郡斥地第二疆场时丞相并不焦急。

曹军渡河之处一片混乱,曹操固然上了船,但危急关头大家都想逃生,大师也不管丞相是不是在船上,都往上挤,把船都快弄沉了,当年献帝大流亡时的狼狈一幕又重演了。许褚急了,挥刀就剁。这时南岸马超的人马开端向船上放箭,膀大力猛的许褚关头时候阐扬了本身的特长,他一边砍人,一边举起马鞍替曹操挡箭。

建安十六年(211)8月,曹操亲率雄师达到潼关。

函谷关位于现在河南省灵宝市北面的王垛村一带,东距河南省三门峡市约150里,西距陕西省潼关县也是约150里,它紧靠黄河,关隘建在峡谷中,这道峡谷名叫函谷,因深险如函而得名,它的长度也是150里摆布,函谷关在它的东出口,潼关位于它的西出口。在东汉之前所提到的都还是函谷关,汗青上开端设潼关的竟然是曹操。早在建安元年(196),曹操为防备关西兵乱,命令在函谷的西出口建关,这就是潼关。自当时起到现在函谷关逐步埋没无闻,而潼关的计谋位置日趋显要。

闰八月,曹操接管世人的计划,悄悄派一支4000人的步队达到黄河上的渡口蒲阪津,带领这支步队的是河东郡本地人徐晃以及朱灵。

但是,这项精确的计谋在关中联军内部却呈现了分歧,韩遂以为应当速战持久,罢休让曹军渡河,比及曹军渡到一半时再建议反击,让仇敌首尾不能相顾。韩遂又犯了“半渡而击”的弊端,凡是“半吊子”军事家都会有如许的错觉,这让人想起了吕布。《吴子》里确切有“军半渡可击”的话,但疆场上的情势常常窜改莫测,毫不能教条地对待题目。但是韩遂很果断,非要窜改马超的设法,他是前辈,马超最后只好让步。

马超以为时候对本身无益,启事在后勤方面,他以为曹军远道而来,后勤是短板,只要实现耐久对峙,不出20天曹军的后勤供应就会呈现困难,不战而自退。应当说这个计谋是对的,以是曹操摸清了马超的设法,看到敌手并不急于进招时,也吃了一惊,感觉藐视马超了,感慨道:“马超这小子如果不死,我将死无葬身之地呀!”

潼关,闻名的古关隘,地处关中平原的最东端,是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黄河自北向南流来,在此俄然折向东,构成一个直角,潼关即在黄河的拐弯处。潼关的得名与黄河水有关,黄河向南流来俄然变向,河水撞击关山,“潼浪汹汹”,是以称潼关。

潼关阵势很险要,它南面是秦岭,北面是黄河通途,东面的塬地居高临下,中间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地,构成了“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险地。但是凡是所说的关中、关东、关西指的并不是潼关,而是东距潼关约150里的函谷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