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三国圈 > 第六十四章 光,不仅在烛上

第六十四章 光,不仅在烛上[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父的那点见地,如何比得上你我兄弟的见地,我等兄弟的这点见地,如何比得上千万人的见地?”

关羽轻声低喃,“有愿赏一杯真酒的主帅,便是士卒的大幸了。乱世当中,士卒谁又不是为忠义而死?忠义早已从耳中灌满气度,士卒大家皆有,不要都不准。可有幸喝过主帅一杯酒,烂了的骨头能闻出酒香的,又有几人?”

“二姐倒是提示我了。”

冥冥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拉住了原环境中的统统人,以刘备的聪明,都是在想走的时候,才发觉到了这只无形的手。

老父一介村夫,只会使锄。小儿貔虎英豪,天生神力,可开三石硬弓,杀人如宰鸡。如此豪杰,不疆场争雄,搏他个万户侯,莫非也要遵父命,诚恳本分的拿锄头?”

“此为孝道。”刘备气道。

若不是李轩一个劲儿的撺掇,要爱官如子,要换脑筋,刘备自忖,不定还要蹉跎多少年呢。

刘关张皆是极慧之人,便是黑三爷在一杯将卒对饮的酒中,都先看出的是皋牢之效,刘备关羽更不必说。

黄巾碰到的题目,北盟一样碰到了。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可对可不对的缸,随便一个司马,就能砸缸。”

刘备只是不明白,以自家小弟的本领,为何会服从于己。

他一向就在羊圈里,被爱他如子的父母官,悉心顾问着。

可爹娘辛苦种田半世,小儿却无躬耕之心,偏有行贾之天赋,莫非随父母之意,躬耕于田亩,老于黄土,与父母一样贫寒一世,才是孝?

且北盟就是小弟一手拉起来的,如果真想做盟主,又何必故作谦让。

说着,昂头四十五度角瞻仰星空,眼露神驰,“这不是皋牢民气,这是点一根烛,光,不但在烛上。”

因为小弟没有安然感,却又有自知之明,晓得随时能够被人干掉。

刘备无法的牵出个苦笑,又慎重的点了点头,“大哥尽量多与士卒同举杯,多一个,是一个。”

要造反,就必须摆脱这只无形的手,就必必要反向而动,就必会被环境架空,反对。

李轩闻声一愣,又是畅笑着捋了把身边张飞脑袋上的盆栽,刚想伸手去摸二姐的朝天辫,一见关羽眼一眯,从速把爪子缩了返来,干笑道,“小弟这类人,就是眼妙手低,好逸恶劳,只能因人成事,借风云起,不肯单独折腾的人。毅力恒心皆不敷,只要点小聪明。人又怯懦,只愿仗势欺人,毫不敢与人单挑。”

小弟之才,比方骑狼之狈。小弟之威,源于狐假虎威。

若他不是在乡民冷眼中,义无反顾的摆脱出了原有的环境,他是看不清他一向糊口在那边的。

敢不平,就是不孝违逆,大逆不道,

凡人眼中,刘备织席贩履,辛苦非常。

士卒皆满耳灌来的忠义,正像关羽所说,士卒不要都不可,以公理的名义!

刘备以侍母至孝闻名乡里,因为合适品德标准,常被村夫赞誉自不必提。

他曾数让盟主之位,可他看的出来,自家小弟是真无替他做大头子标兴趣,与田畴一样,是真没兴趣,不是故作谦让。

燃烛之光,便如立德,有了曾子杀猪,话不欺孺。有了燕王令媛马骨,吕不韦城门悬书,信之德被人立下了,才有人会信,人间有信。

刘关张闻声,皆是一翻白眼,对自家的怪小弟,说不出的佩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