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弄假成真[第1页/共6页]
“陶使君,诗经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见火候已到,阎象放缓了语气,非常诚心的说道:“我家主公袁公路虽与袁本初反面,但他们毕竟是兄弟之亲,袁本初准予使君兵犯淮南,不过是想借使君之手,惩罚一下不敬兄长的我家主公,倘若我家主公真向袁本初低头,袁本初念及兄弟之情,又如何能答应使君真将我军灭亡?又如何能答应使君真将我主领地兼并?届时,使君的统统尽力捐躯,岂不都是付诸东流?”
当年鲁肃替陶应向小袁三公乞降时,阎象是见过鲁肃的,以是这会阎象也不消旁人先容。顿时就转向鲁肃浅笑说道:“子敬先生,情势所逼,倘若袁本初真的出面补救,要求贵军退还已占地盘,贵军又将如之何如?若一口回绝,以袁本初的脾气,贵军的北线,怕是再无安宁了吧?”
成果很快的。一个首要环境就被陶应敏捷发明,忍不住向宋恺几次问道:“你说完袁绍开出的假前提后?袁术匹夫没有破口痛骂。也没有勃然大怒,这点你确认没有记错?”
“陶使君责备得是,前番斩使一事,确是我军之过。象禁止不力,使君要斩象报仇,象亦无怨无悔。”阎象是个利落人,诚恳承认了自军前次斩使确切有错,然后又朗声说道:“但是使君在斩象之前,还请先听阎象一言,待象将话说完,象死而无恨矣。”
“先生所言极是,恰是如此。”宋恺对这个题目早有筹办,忙答道:“小利用的是劝降借口,小使奉告陶应,进城是为了劝说袁公向徐州军队乞降,劝袁公割让九江一郡调换与徐州军队寝兵,陶应信觉得真,这才答应小使入城。至于小利用的是出使借口,是替主公监督陶应夺回传国玉玺,再将玉玺送往冀州,趁便就是不得滥杀袁氏族人,陶应的徐州北线全赖我主庇护,故而陶应不敢不答应小使随军。”
(PS:再有几个小时就三月份了,求最后的仲春月票,预定三月月票,在新的一月里,纯粹狼必然尽力更新,毫不会重蹈仲春复辙了。)
赏识归赏识,但现在也不是赏识人才的时候,稍一策画后,陶应俄然一拍面前案几,吼怒道:“闭嘴!戋戋几十万斛粮,就想让吾健忘袁术匹夫的欺辱犯境之仇,就想让吾交出徐州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从反民贼子手中夺回的大汉地盘?做梦!”
陶应楞了一楞,又和鲁肃相互对视了一眼,这才冷哼道:“少来这套先惊后抚的说客伎俩,说到说客之术,吾见过的,比汝听过的还多!”
“谢陶使君。”阎象伸谢,又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不瞒使君,象此番舍命出使,并非为了淮南步队,而是为了徐州步队而来!徐州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使君费尽无数心血,破钞无数赋税,支出的无数捐躯,夺得的淮南地盘,获得的累累战果。就即将化为乌有了!”
当然了,大袁三公的前提也有小袁三公没法接管的一点,那就是交出传国玉玺,对于做梦都想当天子的小袁三公来讲,这无异是比杀头还难受的事,以是心动归心动,小袁三公也最多只是心中踌躇策画,没有开口承诺宋恺代表大袁三公开出的补救前提,但也没有开口叱骂回绝,将提出无礼前提的宋恺赶出大厅。
鲁肃细心一想发明确切是这个事理,不由绝望道:“这么说来,北安先生此次冒险进寿春城,等因而白跑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