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臭味相投[第5页/共6页]
“长史大人过分奖了,其实在下对长史大人才是久仰大名,只恨未得会面,本日得见长史大人,陶应三生有幸矣。鄙人对大人的钦慕,也比如那滚滚江水,连缀不断,黄河众多,一发不成清算。长史大人快请起,走,我们一起到火线喝酒去,鄙人明天必然要与长史大人不醉不归,长史大人的高才,应明天也必然要纵情领教…………。”
“主公,何不分兵去断袁术的粮道?”鲁肃建议道:“淮南固然赋税丰足不在徐州之下,袁术又重敛于民,粮草后济无忧。但其随军粮草始终有限,主公如果分出一军南下,堵截袁术粮道。断其布施,待到袁术粮尽,破之天然不难。”
“匹夫,你与那周瑜小儿到底是甚么干系?”另一个年青人气愤了,诘责道:“如何一会和他亲如手足?一会又和他不共戴天?”
“周瑜小儿!吾与你势不两立!”杨弘大人在内心狂吼起来。但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管杨宏杨长史是如何的要求推委,小袁三公就是不肯收回成命,最后杨长史也没了体例,只能是含着眼泪悄悄骂着周瑜的十八代祖宗,硬着头皮领了十余骑赶往一百多里外的相县疆场监军。
见此景象,杨长史也终究恍然大悟了,心说陶应小儿本来真没去东海,不过我和周瑜小儿都没有猜对,陶应小儿是既没有去东海,也没有在竹邑设伏,而是来了这偏师疆场。但现在也容不得杨长史多想,见陈纪已经被许褚斩首,杨长史更料定彻夜袁术军必定又是一场大败和惨败,为了活命,杨长史也更加的逃亡北逃,超出了陈纪军明天赋方才建好的粗陋寨栅,消逝在独一没有火光和喊杀声的北面夜色深处。
说着,杨长史又是冒死的叩首,带着哭腔喊道:“并且那周瑜小贼最恨鄙人,把鄙人视为存亡仇寇,这一次鄙人到相县监军,也不过是想借陈纪小儿的手把鄙人撤除,因为鄙人不但与那周瑜奸贼不共戴天,还和陈纪小儿势同水火,这一点,袁术老匹夫麾下的统统人都能够作证!大人如果不信,能够顿时抓一个俘虏问一问,鄙人杨宏是否与那陈纪小儿有仇,鄙人不敢扯谎啊。”
发觉到小袁三公死守缓战的邪歹企图,陶应固然还沉得住气,也不免有些焦心,几次派军过河搦战,但小袁三公就是闭寨不出,不管徐州军队如何唾骂挑衅,说甚么都不肯出营决斗,徐州军队几次摸干脆强攻,也都被袁术军的强弓硬弩射退,被迫出兵,眼睁睁的看着袁术军的营寨越修越坚毅,保卫越来越周到。
“真投降了?”与杨长史隔着一百多步底子没掌控射中目标的君子军将士面面相觑,还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贪恐怕死的仇敌,再策马冲上来时。又见杨长史穿儒衫戴方巾做文官打扮,倒也个个欢乐万分,从速把杨长史捆了押好,杨长史也不抵挡,只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喊,“军爷,你们千万不要杀我啊,千万不要杀我啊,我投降,我真的投降。我不跑也不逃,我投降啊——!”
“操你娘的!”清秀年青人身后的另一个年青人暴跳如雷了,大吼道:“二哥,把周瑜小儿的这个手足兄弟交给我,我包管让他悔怨生在这个世上,看他周瑜小儿还敢不敢再阴魂不散的和我们徐州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