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名动河北[第1页/共3页]
玉郎。
刘备带着两兄弟亲身出城驱逐,让这些流民受宠若惊,纷繁拜倒在地。刘备同为首的纪松和一个结实青年略做交换后,二人回身对着人群说了些甚么,这群人竟是有序散开,在每个桶前都排成了长队。
门被推开,关羽笑着走进屋内坐在了二人身边,手中还拿着另一封信,“看来功德还不止一桩,大哥你看。”
刘备走到人群中绕了一圈,昂首见骄阳当空,正欲将世人迎入城内,这一旁传来的赞誉却让他身型微微一滞。
“先生,玉郎没有骗我们,刘备大人真的来迎我们入城了!”
火的大红大紫,可谓是当红炸子鸡,大汉头号小鲜肉。
甚么文坛新星,忧国忧民,这些都太官方,会给人一种钦定的感受。百姓们更多的在“玉郎”这个绝好的形象上作起了文章。
在这隆冬赶路,如果迟早还好,可如果正碰上炽烈袭身、艳阳当头的中午,决计不是件好熬的差事儿。
本日的平原城,只是现在河北五地的一处缩影。
恩威并施,亮剑定下行列之规,竟令喧闹之众俨有军伍之相。
寄信于舅刘备,一力安排数百流民归宿,其至诚至善,世所罕见。
有人说,他含玉而生,刚诞下便通体闪现荧光,故名张钰,唤作玉郎。
……
“没有端方,不成周遭!孟子警句用在此处倒是恰好。”目光扫过几列步队,关羽心中不由感慨,大哥这未曾见面的“外甥”竟能想到布施时要流民列队,还做的如此划一,想来也定非常人。
“玉郎!玉郎出来啦!”
中山富贾、大善人张世平独子。
“不愧是玉郎的娘舅,也是仁义之人!”
劝得父亲开仓放粮,让中山数百流民食饱力足,免受饥饿之苦。
何如这世道如此,人在存亡关头也总能发作出超乎平常的本事来。接连几日的赶路,这些从中山分开的流民总算是达到了目标地。
“云长、益德,随我迎候百姓到来。”刘备回身走下城楼,“卫兵!将水桶推出城去,供百姓们解暑去热!”
“大哥,这...还是流民吗。”一旁的张飞咽了口唾沫,“这如何像是专门练习过的一样?”
长这么帅能当饭吃吗?能的话我能赡养一个大汉了!我只想浅显过日子...
白叟哈腰道声多谢,抬手接过关羽手中的水瓢回道:“这是中山玉郎在布施我等时安排,小老儿曾暗里听他说过,没有端方、不成周遭,只要我们...”
“二弟三弟,彻夜归去早些歇息,明天朝晨还得和为兄一同筹办。中山的流民……差未几快来了。”
“纪老先生!您看,我们到了!”
以中山、平原为首,全部河北都掀起一股“玉郎热”来,乃至连乞讨之人都会说上两句“现在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求您行行好赏小的口饭吃...”之类的话语,更有些铺天盖地的歌颂让张钰都听着脸红。
“二姐但是说那...玉郎?”
只是这看着看着,他俊朗的脸上开端呈现一丝不天然的神情,眉毛也不自发皱了起来。再向下看去,起码有十几种神采都在这一张脸上堆积、变幻。
刘备兄弟三人站在平原的城楼上望着远处,厚重的城门大开着,城下有着十余桶净水和堆在墙阴处的小山般的干粮。
一个,一片,一群,男女长幼、黄发垂髫,相互搀扶相互依托着涌向平原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