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如果你诚心诚意被我利用[第1页/共3页]
蔡邕闻言,微微皱眉,放上面前的书卷:
顾雍倒也实在,并无坦白,一五一十说了。
顾雍听到有访客,也仓猝从配房出来,发明是李素,有些难堪,就一声不吭站在蔡邕身后。
哪怕《孝义录》因为冒署了蔡邕之名多卖出去十万卷,这份礼品也不算负心了,何况现在才卖出去四五万卷。
一向到两年前,也就是中平二年,跟着天子完整消弭党锢,他才气够比较便利地自选是否回故里陈留。只是在吴郡住得久了,也风俗了那边的糊口,本地门徒又多,他才没舍得立即返乡。
蔡邕一想圉县故乡的屋子也几十年没住了,估计破败不堪,就从谏如流,在顾雍的援助下,于襄邑县城内另弄了座院子。
蔡邕在院中弹了会琴,约莫小半个时候。
襄邑靠近睢水,碰到点事儿能够直接上船到达官渡、酸枣,下船后便能够直接进虎牢关,那是最安然不过的。
领受了一会儿蔡邕的经验以后,还是蔡琰跑出来讲合:“爹,师兄也是保护您,本意不坏,所幸两边都没伤到人,便作罢了吧。”
蔡邕松了口气,这才缓过神来,认识到本身面前这个年青人,不但是朝廷重臣的属吏,也是现在很有手腕的书商、还是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家伙。
“既如此,不知蔡公赋闲这些年,可有甚传世之作、配使我刊印?素虽久闻蔡公之名,深知蔡公暮年受十常侍之架空、党锢之连累,不得为官。
李素带着四个亲兵,提着礼盒入内,而关羽和典韦都留在门口,没有出去。
大丈夫读书,当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至于寻章摘句,则世之冬烘也。当此国难之际,使天下民气安宁、四夷安定,才是大丈夫所当为。顾兄觉得我学乃至用之能如何?”
院外有访客叩门,蔡邕的家仆畴昔问了来路,入内通报,说是中山李夙来访,专为之前顾雍指证著书冒名一事而来。
蔡邕本意是回故里圉县,但顾雍劝他说圉县交通不便,不如就在襄邑安设下来,归正也就隔了几十里地。
蔡邕在院中弹了会儿琴,便也垂垂忘了这事儿,心中如是想道:“回到陈留也有七八日了,再歇几日,便让元叹回吴郡。这一起让他驰驱护送,也辛苦了。”
李素闻言,不由哂笑:“顾兄怕是久居吴郡,不知朝中时势吧――某有何功?你如果听闻天子明诏、刘幽州表章,便不会有此一问了。
罢了,就认了这个亏吧,人在江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
这类事情很没面子的,会被妒忌他的师兄弟指指导点留话柄。
毕竟不管你的态度是朝中哪一派,以文辞帮忙汉人搞定胡人,那都是无差别的武功大功,别的文人想轻视你都很难。
他的底气,就是后代接管的顶级精英交际官教诲中的“正统论”学问。
这一场兵乱,实在让蔡邕当真思虑了一下前程。本来他一向觉得南边是遁藏兵乱的好处所,天下虽乱却也始终是北方乱。
过几天,等蔡邕完整重新适应了陈留这边,顾雍还是要回故乡的。
如果蔡邕在学界的名声不能为他所用,他还是能够搀扶其他备胎的。
李素诚心顿首:“绝非以利诱蔡公,只是使蔡公见证我此前默许之举,并无取利之心。蔡公如果不肯此物浑浊了清名,我也可收回金饼,异日以蔡公所著品德文章,刻印十金之数,广为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