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向海家人[第2页/共3页]
连晓敏现在只能捏鼻子喝下去,还不能表示出来。
自打汪家两个妹子也都出嫁了,汪宝柱三兄弟分了家过日子,兄弟妯娌之间都算比较敦睦,没甚么冲突,就是都穷。
她详细问了家里一些事情的颠末,连晓敏就又给姑姑详确的讲了一遍,姑侄两人几度哽咽。情感稳定了一会儿今后,连晓敏看天气也不早了,从速把之前想好的话说给姑姑听。
小凤儿怯怯的看着连晓敏,又昂首看看牵着本身的小姑。
小福这小娃子刚才是咋咽的下去的呀?我的妈呀,真短长。看他刚才还喝的挺香。
娃子都还小,最大的大娃才9岁,二妮8岁,三娃6岁,最小的四娃本年才不到4岁,瘦的都跟小鸡崽子似的,她家也缺口粮呐,都怕孩子养不活。
说本年粮食产量太少了,交公粮上去后,就不剩下甚么了,他大儿子胜利每天愁啊,这分不了多少粮食可如何办,全村80多户可咋活。
连秋萍睁大眼睛,瞪圆了盯着连晓敏看,冲动的说:“晓敏,真的吗?你带了两根人参?这玩意儿传闻老值钱了!咱东北这嘎达山里也有,要看年份,你拿出来我去叫你姑父来瞅瞅,如果能多值点钱,今后你们三个孩子也有了下落。”
很快稀粥就熬好了,筹措着大师吃晚餐。粥盆端到院里的桌子上,连秋萍摆上碗筷,呼喊连晓敏也来用饭。
但是她大侄子张胜利,就是三道沟出产队的大队长,张胜利他爹张长栓,也就是张大翠的亲大哥,这老头子前几天偷偷奉告她一个听来的信儿。
她说:“姑,有个事想跟你筹议,此次我带着弟妹一起避祸熬来的,固然身无分文了,但我带上了之前家里存的两根人参,这是家里独一的能值点钱的东西了,是之前爹和二叔他们在山上挖的。”
她瞥了一眼连秋萍,对方有点愣住了,连晓敏把想好的话持续说:“我想着现在到了这边,能不能让姑父想体例去把人参卖了,我能在三道沟落户,买或者盖两间屋子,今后在这里糊口,养大弟妹。”
不过现在刚见面,人家也没说啥多余的话,她也没知声,等找个时候,她跟姑姑说一下筹算。
李向海是个浑厚的男人,属于缺嘴儿的葫芦,也不会说甚么话,就筹措着让连秋萍和李玉芳去做饭。
之前连秋萍让连晓敏他们歇息的屋子,就是李玉芳住的,李玉芳很利落的说,她的屋子给晓敏她们先住,归正她乐意跟娘住一炕,她就持续还住娘的屋子。
李向海他娘张大翠,晌午的时候,就听归去送饭的连秋萍说了家里的事情。
连秋萍又说:“晓敏,这是玉芳,你俩同岁哈,可你得叫玉芳姑。”
张大翠一边愁,一边往稀玉米粥里又多加了两瓢水,再放一大把切碎的野菜,用铲子搅和着。
面袋这里最多另有两三斤玉米面,吃到哪天年哪天吧。
做饭的时候,张大翠一脸难过的盯着烧饭的锅,她家粮食袋子早就瘪了,就等着秋收后能分点粮食了。
她虽不是那狠心的人,但这个年代各处都天灾天灾频发、粮食产量少。
要不是前些天,大闺女李玉芬和半子汪宝柱,从大柳树屯来了一趟,给拿来一小袋玉米面,说撑过了秋收再说,家里现在就断顿了。
张大翠心想,现在亲家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