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家[第2页/共3页]
“掌柜的,我这里有首诗,你听听。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这本来吟诵石灰石的,如果改一改,变成吟诵豆腐的,能不能在诗会上拔得头筹啊?”瑞雪越想越感觉这主张好,镇静的脑袋猛点,头发蹭到赵丰年脸上痒痒的,他忍不住有些走神儿,如果瑞雪穿上男人衣衫,在诗会上如此露面儿,吟诵如许的必然传诵天下的好诗句,恐怕又要惹得诸多男人觊觎,他俄然心头一阵烦躁,声音也高了,“不可!”
一进正房里,本来放杂物的东屋,改成了账房,墙壁边立了书架,摆了赵丰年的几本旧书,广大的松木书桌,高背椅子,看着就极有气势。堂屋改成了待客堂,换了新桌椅,墙壁上悬了书画,墙角也立了高脚几,青瓷花瓶里插了几枝方才长出新叶的树枝,倒也有几分野趣。而赵丰年和瑞雪住了几月的西屋阁房,则在赵丰年的交代下,内里重修,屋里却半点儿没有窜改,备着他常日算账或者读书累了的时候,小睡半晌之用。
东屋中间的灶间改成了两间耳房,放了些桌椅,今后就是男工女工们的安息之处了。
赵家的新宅院占地四亩多(武国亩数为小亩,约莫二百二十平摆布),青色的砖墙,红漆的廊柱,褐色镶了铁铆钉的大门,雕镂精美的门楼上,悬了一块楠木的匾额,刻着赵丰年的亲笔手书“赵府”两字,笔锋厚重有力,让人一见之下就忍不住心生一丝恭谨,进了大门,是小小的迎客堂,劈面是一面影壁,雕了傲雪寒梅图,右边是车马棚子,左边是座大灶间外带一间小小的门房屋子。
赵家忙着拾掇新院子,每日还要做豆腐,连带张家、钱家、高家,乃至连两个儿子被派出去的云家都不能着力去帮手,瑞雪不肯让村里某些人背后说酸话,就把家里剩下的一百斤细面、十斤猪肉都送到了工地上,明言,就是替几家尽一份心力。
这些东西如果采买也要三两多银,掺些包谷面蒸馒头,炖菜里加几块肉,虽说不如赵家的席面儿丰厚,却也算极可贵了,充足吃到补葺完成,那十两银子只用来买质料和付人为绰绰不足,里正和几位族老们天然大喜,连说赵家明理刻薄,村人们看在眼里,内心也都叹服。
“打趣也不准说!”赵丰年不知是酒醉还是内心不舒坦,用力瑞雪往怀里揽了揽,嗅着她身上淡淡的花香,心下安静很多,“我这几日去城里找了些学子和驰名誉的老先生,筹办在沛水河边办一场诗会,到时宴席的菜色都用豆腐做成,如果有人夸奖豆腐的诗句写的好,还可得些赏金,一旦豆腐的名声鼓吹开了,城中的酒楼天然也就上门来了。”
瑞雪本来策画着在私塾门前种两块花圃,移栽几从灌木,赵丰年倒是不允,直道,他有安排,瑞雪也就罢了。
“收回来?”赵丰年迷惑道,“已经奖出去的彩头,如何还能收回来?”
“没有不当,只是心疼银钱,莫不如这彩头我们自家再收回来吧?”
里正得了张大河送去的十两银,就乐颠颠的直接请了徒弟们,同村人一起开端持续繁忙补葺宗祠。
赵丰年点头,“这事我倒是忽视了,就把赏银换成物件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