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码头见闻[第3页/共3页]
张嫂子又吃了一大口,吧嗒吧嗒嘴,笑道,“这东西是真好吃,就是这名字怪了一点儿,如何叫脑筋。妹子,你和赵先生都是读过书的,不如取个高雅些的名字吧。”
瑞雪立即蹲身帮手捡了起来,扫了一眼页尾的数字,又敏捷的顺手理好,交到官差手里。
瑞雪正烦恼于本钱太高的题目,也没心机给她细解释,就问道,“嫂子,如果你家大哥出门去做工,中午回不来,或者凌晨赶不及用饭就走,你要给他带些甚么干粮?”
瑞雪皱眉,眼里闪过一抹讨厌,暗道这年青官差当真讨厌,只奉告她房钱和卖价就好,为何调侃人家是否识字?
“嫂子,你说我做些干粮,再配上这豆腐脑儿,挑到船埠去,能不能好卖?”
瑞雪也行了礼,笑道,“这位官差大哥客气了,奴家不过是举手之劳,怎当得起一个谢字。叨教察看大哥贵姓?”
瑞雪在船埠里外转了几圈儿,倒是看中了一个好处所,紧挨着存货的木棚子边上,有块有四十平米摆布的空位,如果盖上一个简易的小板屋,夏季时给这些力工们供应个避风之处,再卖些热食,买卖必然会极好。
瑞雪遭到鼓励之下,又折腾了一上午,把凉透的发糕两面抹了素油在锅里煎,也有类别样的焦香。张嫂子内心也惦记取这事,又跑来看了两趟,直夸奖瑞雪心机巧,一个包谷饼子也能做出花腔来。
晌中午,那些灰衣力工们就蹲在木棚子边上或者找个避风处坐了,取出怀里的饼子啃上几口,算是简朴垫垫肚子,然后持续等候活计。
第二日一早,村里的公鸡方才起床,亮出高亢的嗓门之时,瑞雪就已经蒸了一锅金黄的发糕出来,咬上一口,有股包谷特有的清甜,比贴在锅边那种也软一些。等赵丰年也起了床,再配了雪羹端上去,赵丰年吃了一整块,可贵赞了句好吃,又说那雪羹的名字取的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