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世子殿下[第1页/共2页]
姜仲干脆道:“公子谈笑了,鄙人做不来。”
等不相干的客人尽数出去以后,韩三娘挥手让小二关了店门,然后对着持扇少年施礼道:“民女韩三娘拜见世子殿下。”
“草民妄言,殿下勿怪,不知本年鹊桥诗会与往年有何分歧,还请殿下赐知。”姜仲试图不留陈迹地把话题转开。
韩三娘忙上前道:“不知世子殿下台端光临,三娘有失远迎之罪……”
姜仲仍做严峻状,道:“公子,何必难堪鄙人?”
持扇公子面色一沉,道:“谈笑,你看我那里像是在谈笑?”说着眸工夫冷地盯着姜仲,一如夏季冰锥,寒意实足,店内氛围为之一凝。
韩三娘打圆场道:“世子殿下,小陈公子本日方到都中,一起舟车劳累,又在范府回了老爷子半天话,想来真无精力作诗,倘若强作,诗句不美,反而冒昧了殿下,不如他日?”
韩三娘不经意间搬出范老太爷仿佛引发了梁承恩的些许重视,问:“你已经见过范家老太爷?”
持扇少年道:“我也不与你难堪,出个常见的题目,容你走七步,以此屋内肆意事物为题,写一首诗便可。”
梁承恩轻步走到凳子旁坐下,韩三娘摆手叫伴计上茶,梁承恩道:“再过几日,陈国太子就要来我梁国提亲,不出料想的话,他会率随行才子团插手鹊桥诗会,与我梁国才子一较凹凸。”说着又侧头看向姜仲,用手中的扇子点了点:“是以,你若想得诗魁,不但要盖过全部梁国的才子,还要将陈国比下去。”
梁承恩不自禁一笑,道:“一言为定。”回身出门而去。
“七步成诗!”有人低声道。
一向沉默不语的范宝通俄然接道:“传闻陈国太子文胆尚未觉醒。”
梁承恩稍作沉吟,道:“既无此急才,何故口出大言,莫非你不知本年鹊桥诗会与往年都不不异?”
韩三娘点头道:“与你无关,忠亲王府与范府夙来不睦,倒是躲不了的。”
梁承恩道:“范二少有所不知,陈太子才高八斗,文胆早已暗成,只待恰那机会开释光彩,能如姜国宇堂太子那般一鸣惊人。”
梁承恩缓缓起家,先看了姜仲一眼,又看向范宝通,笑意微敛,道:“因此范二少爷,你范府若想在鹊桥诗会上崭露头角,再为我大梁建功,还须得筹办充分一些。”说完回身抬步就走,刚走到门前,复又回身道:“刚才仿佛听到你们在打甚么赌,不知可否算本世子一份?”
姜仲为莫非:“回世子殿下,鄙人本日实无余力作诗,并非成心冲犯,恳请殿下谅解。”
世子殿下话里有话,韩三娘点头不语。
姜仲心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下点头浅笑不语。
姜仲抱了抱拳,说道:“是鄙人在大言不惭,本来是与范二少爷打赌,不虞打搅到公子雅兴,感受很抱愧。”
半晌沉默。
“哦,本来如此。”
姜仲鉴貌辨色,如有所悟,点点头道:“交给我吧。”然后又对韩三娘说道:“韩掌柜,给你添费事了。”
韩三娘道:“最得当的机会难道就是科考?”
不过这类做派实在唬不住姜仲,毕竟在姜国王宫时,连这个大陆最强国度的最强太子爷都常见,如何能够会被一个小国的天孙贵族吓住。
“是何人在此大放厥词,要提早定了鹊桥诗会的诗魁之位?”俊朗少年面带淡淡笑意,又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