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初班底[第2页/共3页]
都察院那些年青的御史们常常以天下为己任,群情起军务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总感受朝廷派出去的都是废料,感到本身怀才不遇,感受本身最牛逼,这一回给他们一个机遇,让他们监军边镇,查对各镇实有军卒人数,并亲身为边军发饷,说不定还会收到奇效。
当然,此次补发军饷毫不是像之前那样,你说你有多少兵,就按你说的给你补,也不是五军都督府账面上有多少兵就给你发多少饷,而是要实地校阅,从辽东到延绥,每个镇都要拍一个监军御史,由监军御史核验实有人数以后,重新登记造册,按人发放军饷,在尽力根绝冒领和剥削的同时,也恰当进步边军军官的报酬,能不能起到集合军心、鼓励士气的感化,这个不好说,但是起码要让这些边军不要再有那么多因为吃不上饭而沦为逃卒,或者因为军官阶层的擅权妄为而沦为权贵的奴婢。
建立军机处的旨意已经昭告天下,并发往九边各镇了,从今今后九边各镇的军队批示权同一收归军机处,九边各镇的军情也要第一时候通过通政司上报军机处,同时向兵部等相干朝廷衙门报备。
天子通过军机处,在同时知会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同时,直接批示变更天下兵马,起码在批示效力上就比畴昔要高很多了。
六科廊的公事房再持续往南就到了午门,而在午门内,与六科廊正对着的就是内阁地点的办公场合了。
而茅元仪倒也没崇祯重用过一段时候,统领觉华岛海军,可惜的是孙承宗再次垮台今后,没了背景的茅元仪很快被夺职,再次削籍为民,归乡闲住,最后愁闷而死。
对此,朱大明也是感到唏嘘不已,若不是朱大明现在就起复任用了他们,他们此中的好几小我将会就此藏匿,再也没有在汗青上呈现过。
以是对于有必然政治抱负的勋贵武臣来讲,进不了内阁,能进新建立的军机处,也是个不错的挑选。
对于目前正跟女真人对峙的辽西火线,巡抚和总兵们也没甚么定见,不管是五军都督府,还是兵部,又或者是目前的军机处,传达的都是天子的旨意,他们并不在乎谁来批示他们,他们在乎的只要军饷甚么时候能够足额发放。
就在朝廷高低都在体贴天子将如何查办阉党,以及查办到甚么程度的时候,朱大明却带着王承恩、孙承宗、张惟贤等人,来到了皇极殿右火线不远处的武英殿中。
孙元化也差未几,久在边镇和京营当中任职,看起来满面风霜似老农,貌似这几年过得不太快意。
武英殿是明朝天子措置军务的处所,可惜的是没有多少天子真正操纵这个处所,多数军务都与其他的政务一起,交给内阁和司礼监来打理了,以是武英殿根基没有多少时候和机遇阐扬本身本该阐扬的职能。
明天朱大明带着相干人等,来到军机处,一个是看看军机处建立后的环境,显现下天子对军机处的正视,另一个就是现场措置军机处建立后奏报给他的第一件军机大事。
朱大明看了本身在武英殿议事办公的处所,也观察了给军机大臣们和军机处事情筹办的公事房,同时也访问了现在已经来京上任的鹿善继、王则古、杨应乾、孙元化、茅元仪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