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抚恤金250元[第1页/共2页]
一个绝户能获得大师的高度赞美,可真是不简朴。
打个号召,三大爷又拉着刘光齐问起了轧钢厂给贾家的抚恤金。
提及老易,就是个老好人,热情肠,朴重忘我,品德表率,常常被评为先进。
提及来,娄家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至于车间的出产,车间主任会停止些安排,对出产目标影响不大。
看到刘光齐,贾张氏和秦淮茹眼中都有着等候。
而给贾家的抚恤金就有需求好好会商一下了。
“一大爷,真就很多了。”
“光齐啊!放工啦!”
回保卫科的路上,刘光齐就赶上了易中海。
我特么……
吃了片止疼药以后,贾张氏就舒畅多了。
至于2两大豆油,也是未几。
边想着,刘光齐边来到了中院。
因为贾东旭生前是重体力劳动,秦淮茹顶岗以后便可想而知了。
不管是厂里还是四合院,受过老易恩德的不在少数。
此时,看到刘光齐,老易就赶紧问了起来:“光齐,厂里给贾家多少抚恤金?”
……
因而,厂里就安排刘光齐给贾家送钱和粮票。
而只要等秦淮茹转了正,她本身,另有她孩子,才都能转为都会户口。
50斤粮票听起来是很多,此中另有细粮的,拿细粮换细粮,贾家能买60斤以上的细粮,但贾张氏和秦淮茹要顿顿吃饱就比较难了,何况另有几个孩子。
贾张氏开端号丧了。
等秦淮茹进厂顶岗,贾家还会更难。
虽说刘光齐搬去正阳门那边的大杂院了,但也常常回四合院和父母一起吃晚餐。
大院门口,三大爷正推着自行车,又是要去垂钓了。
对娄晓娥来讲,就是顿顿下馆子都能够。
“唉,贾家难了。”老易叹了口气。
就老易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竖起大拇指。
“你想想,乡村大部分人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的辛苦,能攒下10元的都只是少数。”
来到厂里,老易也为贾家争夺更多抚恤金。
这毕竟是人家贾东旭用命换的。
把二八大杠停好,刘光齐也就走去贾家。
目前,城里的户籍轨制有了严格规定,各单位的学徒工和临时工都不能转都会户口。
娄家是不差钱,但现在买甚么都要票。
当然,娄家的日子不太好过和浅显人必定是不一样。
边说着,刘光齐边从兜里拿出了钱和粮票。
考虑到贾家现在都是乡村户口,厂里每个月也会送些粮票。
老易对贾家的投入太大了,不甘心打水漂。
秦淮茹正要伸手接过,贾张氏却行动敏捷的一把抢到手。
是以,贾张氏和秦淮茹都以为厂里给贾家的抚恤金不会少。
固然秦淮茹比较聪明,易中海再帮帮她,但能在1年以内转正就不错了。
……
接着,刘光齐去保卫科,而老易则是回车间去。
此次开会会商的是贾东旭的事。
“三大爷,又去垂钓啊!”
在这个10元都算一笔巨款的年代,250元真很多了。
也只要钱和粮票才气让贾张氏放心了。
贾张氏不肯顶岗,对峙要秦淮茹顶岗,秦淮茹也乐意,此次开会简朴会商了下就批了,也没卡着。
这场会开了半个多小时,关于给贾家的抚恤金也决定了,是250元。
贾东旭是厂里工人,正式工,四级钳工,却在厂里车间出了事。
当得知厂里不但给贾家250元,每个月另有50斤粮票,以及2两大豆油,三大爷倒也不是太恋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