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划时代的燧发枪[第2页/共2页]
韩东时设想出燧发枪确切是让人冷傲于他的天马行空,但是他毕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疆场,还是想得简朴了呀。
如此一来,韩东时即是为大唐立下“军功”,真能通过这类兵器建功,乃至有机遇封侯!
韩东时微微一笑:“口说无凭,既然草靶都抬过来了,不如两位大人亲身上手操演一番,我们边操演边申明,如何?”
长孙无忌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也想到了,假定他们畴昔纵横疆场之时,俄然碰到了如此一队……呃,枪兵?那么玄甲军必受重创,结果不堪假想。
李世民本来非常欣喜,但是看到长孙无忌的“变态”表示以后,也敏捷沉着下来,神采有些凝重。
李世民利用的燧发枪不但射中了草人,并且直接把草人的脑袋轰烂,显现出惊人的能力。
韩东时并没有颓废之感,仍然胸有成竹,仿佛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质疑早就在他的算计当中。
“韩县令未曾上过疆场,或许并不清楚,如果在二三十步的间隔上,都没法包管兵器的准头,恐怕它难以大范围采取。”
韩东时已经猜到了李世民的身份,获得他这一句承诺,燧发枪就不会白白藏匿,乃至他还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如此看来,韩东时所假想的燧发枪队一旦成真,足以对疆场上统统的重甲兵种都形成庞大的杀伤力。
韩东时所说的齐射在疆场上并不算少见,此中的事理也非常易懂。李世民很轻易就能设想到那种场面。
不过想想现在不能透露身份,并且这类兵器也是人家韩东时本身搞出来的,他顿时说不出口了。
作为一种长途兵器,假定没法包管它的射中,如何能在疆场上阐扬充足的能力,又如何能让弓手们为之信赖呢?
长孙无忌的枪丸却直接打偏,轰在了墙上。
“此事……很有事理啊,并且你这燧发枪相对于弓箭另有个上风,那就是只覆盖一道平面,不需求考虑仰角射出弓箭的覆盖面。”
要晓得,长孙无忌绝对不是一名浅显的文臣,一样是自幼习武射箭,并且在隋末争霸之时,他一向跟从着李世民南征北战。
他细心地把列队射击,在疆场上以射击密度弥补精度不敷,只要他们的阵型完整,“排射”的能力将远远赛过浅显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