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二圣临朝,册封太子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二圣临朝,册封太子[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臣遵旨。”刘审礼和杨务廉同时站出班躬身应诺。

李治轻吸口气,转头看向了王福来。

九寺五监,洛州刺史,长史,司马,洛阳县令,万年县令,等等诸多官员,

“皇叔所言甚是,赐座!”李治从速抬手,一旁立即稀有名千牛卫抬一张皋比大椅放在了李博乂身下,然后又扶着他缓缓的坐了下来,因为这位,此时大唐宗室最年长之人。

先太子李弘,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才惟明哲,至性仁孝,然天不怜朕,先擢太子于上天,弃朕何辜。

立李贤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刘仁轨前面那句话,是对着李贤说的,李贤立即回身,看向刘仁轨,神采竭诚的说道:“本王年幼才疏,德薄难任,还请诸公勿要强为,东宫之位,天下慎重,岂是本王所能承任。”

他们身后,站着尚书左丞崔知温,尚书右丞郭待举,中书侍郎李义琰,中书侍郎杨武,黄门侍郎高智周,黄门侍郎来恒,正谏大夫薛元超等三省侍郎。

朕钦承景业,嗣膺宝位,宪则前王,思隆正绪,宜依众请,以答佥望。

李贤已经推让再三,现在在天子最后命下,只能昂首:“皇天大命,不成稽留,儿臣遵旨!”

对于即将到手的太子之位,李贤一出口,便是毫无踌躇的回绝。

站在大殿当中,李贤双膝跪倒在地,沉声回禀:“启禀父皇,母后,儿臣资质驽钝,才疏识浅,德薄能鲜,才短思涩,还望父皇母后,另择贤王,秉承大统,以全天命。”

圣旨的内容,在李绚,另有在场合有文武大臣,王公勋贵耳边炸响,很多人的脸上都尽是惊诧。

李博乂多年来,虽无殊功,但其年长,超韩王李元轨二十多岁,多年来一向兼任礼部尚书。

皇阶之右,下站以左千牛卫大将军王及善,左金吾卫大将军房先忠为首的在神都南衙十六卫大将军,将军,中郎将等数十名大唐高阶将领,丘神积本日也在此处,站的很后。

如果是对汗青无知的人,看他那一脸诚心的模样,搞不好会真觉得他不想要这太子之位。

一阵脚步声在李贤背后响起,左千牛卫大将军王及善走了出来,站在李贤侧后。

天子若曰:

李治目光扫向世人,沉声道:“雍王李贤,朕之二子,今风韵峻嶷;仁孝纯深,允兹守器,养德春宫。

李治对劲的点点头,最后目光落在了礼部尚书,陇西郡王李博乂的身上。

於戏!

“维上元二载,岁次乙亥,六月壬午朔元日庚寅。

就在此时,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站了出来,对着李治和武后拱手道:“陛下,皇后,东宫一日无主,天下一日不安。雍王贤礼孝谦恭,德才满溢,实在东宫不二之选。殿下虽执谦退,然宗庙社稷何如,宜且蓟即东宫,为天下率。”

李治点头:“传召,六月初五,安排祭坛,谨告六合、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李贤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李治很随便的摆手,刘审礼和杨务廉立即回到了班次当中。

大唐除亲王、嗣王只封宗室以外,郡王,国公,郡公等外姓皆可封授。

李贤,朕之二子,淑质惠和,早流乐善之誉;好礼无倦,强学不怠,今承华虚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