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礼经[第3页/共3页]
“甚么不错?”庄岚皱着眉问。
季常公点点头:“我刚才说过,瀛海大战以后,大昶国残存权势全都逃向了远洋深处,但是有一个家属反而在东溟大地潜居下来,他们在积储力量,等候着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前辈究竟是谁?你刚才的印诀又是甚么绝学?”庄岚猎奇地问。
“你不是仙化了吗,现在这是?”庄岚诧异地问,季常公早已死去千年,这个半寸多高的老叟跟他甚么干系?
“不错,本经修炼的是内功,礼经修炼的是招式,如果能把二者合二为一,那么儒家业术必将达到至高无上的境地。”季常公谆谆善诱。
“瀛海之战相称惨烈,从那一战以后,大昶国的妙手几近全数毁灭,有少数幸存下来的残存权势,也都逃往了沧海中的别的小岛,但是东溟诸国的国力,经此一战也耗损庞大,像我这类业匠级别的妙手,在那一战中陨落的也大有人在。”
“这些古史,我也曾经浏览过。”庄岚在韩瑜家的史乘中的确有所浏览,但季常公这么一说,更加深了他的印象。
“一个小小的大昶国,竟然能跟东溟诸国对抗?”庄岚不由唏嘘道。
“你是说人死以后,业相还能活下来?”庄岚又问道。
“前辈让我做的事,莫非跟大昶国有关?”庄岚俄然问道。
“那些囚徒并非平常之辈,他们有些人是被放逐畴昔,有一些则是十恶不赦的凶徒,走投无路本身逃畴昔的,他们当中包括了各色职业的业修,修为境地不乏妙手!”
“前辈刚才说的礼经,又是如何回事?”庄岚对那道指模心存神驰,它实在是太短长了。
“忍者令?”庄岚附声道。
“这些囚徒固然来自于分歧的国族,但是在剿灭妖兽的窘境中构成了连合分歧的看法,并且他们极其好战,一向胡想着扩大国土,攻打那些曾经放逐他们的国度。”
“长辈誓死铭记!”庄岚慎重地承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