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红颜铸剑[第1页/共2页]
红棉嬉笑着赞道:“蜜斯,你的诗才比那孔家郎君涓滴不差,但名头却都被他占了去!”
未几时,一个十七八岁的明艳少女捧着一柄长剑,喜笑容开地与红棉并肩走出草庐。少女身着青色劲装,腰束玉带,超脱的玄色长发梳在脑后,整小我看上去英姿飒爽。
朱华轻笑,“恰是。雪若,你且看!”
杨雪若拍了拍红棉的肩膀,轻笑一声:“好了啦,我也不是怪你,只是你这张嘴啊就是不饶人!算了,从速去看看,我们铸的剑是不是成了?”
杨雪若下了车,望向白马远去的方向,浅笑不语。红棉吃力地捧着宝剑站在她一侧,低低道:“蜜斯,真是搞不懂孔家郎君,他明显是才子文士,为何恰好对这刀剑技艺这般热中!莫非他还要参军兵戈不成?”
自古以降,江南便有锻造名剑的秘闻渊源。江宁城外这座铸剑炉,是江南一带最驰名誉的铸剑作坊。但作坊的仆人、铸剑师朱云子生性怪癖,立下各种严苛法则,不是谁来铸剑都能应允,也不是谁出高价都能获得他亲身锻造的宝剑。并且,他一年只锻造12柄剑,多一柄都不能。
杨雪若固然待红棉像姐妹普通,但毕竟主仆有别,她这么板着脸建议怒来,红棉就不敢再乱发言,她红着脸凑畴昔向蜜斯深施一礼,撒着娇讨着饶。
凝立在铸剑炉以外,杨雪若披着紫色的披风,顶风而立,清秀的容颜上光彩湛然,悄悄吟唱。
杨雪若笑着:“朱华,这但是我请朱伯父铸的宝剑?”
“呔!”朱华轻喝一声,身子落在地上,但手里的长剑倒是蓦地一挥,劈在身边脚下的一块试剑石上。
红棉敞亮的眸子里也闪过一丝光芒,倒是沉默无语,悄悄侍立在蜜斯身侧,凝睇着孔晟从远端纵马骑乘过来。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鲜明。良工熬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色彩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交友游侠子,亦曾靠近豪杰人。何言中路遭搁置,寥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城外,钟山下。
朱华用一种近乎虔诚的神态双手捧着宝剑,递给了杨雪若。杨雪若没有当即接剑,而是先躬身一礼然后才双手接剑,细心察看打量着。但她体弱有力,这宝剑本就是为孔晟量身定制,考虑到了他的天生神力,分量格外实足,她捧了半晌就感觉非常吃力,气喘吁吁,从速将宝剑转交给驾车的主子。
朱云子从不为达官权贵小我铸剑,若不是杨雪若与朱云子的独女朱华订交默契,杨雪若此番拜托也决然遭拒。
杨雪若凝睇着面前的宝剑,面前却闪现出孔晟那张刚毅英挺的面孔来,她眸光中的柔情越盛,喃喃自语道:“郎君将箫剑于我,奴家便切身铸豪杰剑赠君!期盼此剑能随郎君纵横天下,指导江山、匡扶社稷,不负奴家本日之苦心和痴心!”
杨雪若侧首扫了红棉一眼,眉眼间尽是幸运高傲的笑容:“红棉,乱世之间建功立业,郎君习文之余磨练骑射技艺,近可自保防身,远则护国安民,实在是深谋远虑。而天下间又有几人如孔郎这般能文能武?”
红棉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宝剑如此锋利……太锋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