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抄书[第1页/共2页]
此言一出,不管是俞桓珅这些常日里爱好风雅的繁华公子,还是黎霆珣那群勤奋好学的豪门学子,都感到非常欣喜,“真的吗?”
她并不妄图世人的感激,她只是在实施,师父生前未曾完成的心愿。师父曾经传授给她知识和聪明,而她,情愿为了师父,进献一些微末的力量。
黎霆珣等人固然也未曾听闻过这些典故,但他们却都将之视为异国他乡的珍宝,心中暗自猜想,或许江颂宜的师父曾游历四方,将这些贵重的典故一一汇集而来。
“不错,以往我们与桓珅兄共同编辑的飞花雅集,不过是小范围的文明文娱,现在我们该当大有作为,成绩一番伟业!”
但是,江颂宜的超卓表示,却让身为兄长的江柏川感到一丝丝的无用武之地。
“这位蜜斯当真是天赋异禀,此篇《李凭箜篌引》更是字字珠玑,令人叹为观止。”
江柏川闻言,嘴角勾起一丝戏谑的笑意:“去你的,别觉得我听不出你在拐弯抹角地损我。”
俞桓珅四周的那些大富文人纷繁拥戴:“桓珅兄,这等青史留名的盛事,你岂能独占风景,我等也情愿出帮助编诗集!”
她的笔迹分歧于普通闺秀的清丽婉约,而是清秀中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超脱,力道遒劲,大气澎湃,仿佛能以笔力定乾坤。
江柏川见到世人对江颂宜的支撑,作为她的亲二哥,他也不甘掉队,决然决然地表示:“我也要出资!这书斋就由我买下,专为mm编书之用。”
江颂宜的双眸闪烁着星斗般的光芒,语气果断地说:“绝非假造,师父乃是隐居在深山古寺的世外高人,行迹不定,字号亦不宜随便流露。但是,我能够将师父书斋中诗鬼李贺的诗词全数背诵。”
书斋中备有笔墨纸砚,江颂宜挥毫泼墨,刹时便将方才的那首诗补全。
江颂宜浅笑着答复:“黎公子,请随便取用。”
“江蜜斯的笔迹独具风骨,既有文人的高雅,又不失将门的豪放!”
而黎霆珣这些出身寒微的学子,更是深知世家大族对知识和册本的把持,他们巴望将这些珍宝紧紧握在手中,只让本身的子孙受益,那里会等闲将这些孤本分享给他们这些豪门学子?
江颂宜心中早有此愿,她巴望让师父的贵重诗篇永传千古,但是,印制册本所需的人力物力浩大,加上世家门阀对册本出版权的把控,及其背后错综庞大的好处纠葛,让她一向迟疑不前。
“凌烟阁,乃是为了记念那些功劳卓越的功臣,而特建的绘有他们画像的高楼。”
江颂宜听了这些话,心中忽地闪现出一些往昔的片段,但她并未开口答复。
他们一边挥毫泼墨,一边对江颂宜赞不断口。
江老夫人站在一旁目睹全程,她本来筹算,如果江颂宜对诗书礼乐产生兴趣,便在回府后为她请一名才女西席指导,但是没想到,江颂宜一挥而就,揭示出了风骨秀逸的好字。
江颂宜悄悄地瞥了他一眼,语气淡然:“何事相托?”
一旁,黎霆珣正挽起袖子,细心地为江颂宜磨制墨汁,他的目光如同冰霜,凝睇着她笔下的每一个字,“敢问蜜斯,这‘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墨客万户侯。’中的凌烟阁,究竟何所指?”
以俞桓珅为首的这群风雅繁华才子,与黎霆珣为首的豪门学子,常日里相互瞧不起,边界清楚,他们在金都城的茶社中多次展开狠恶的清谈辩论,互不相让,可谓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