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九十六章[第1页/共4页]
李祜的话点到此为止,余下的留给成去非考虑,江左大族除却自本族不必征税,不必赋役,另可庇荫支属,高者可荫九族,低者尚可荫三世,这此中就包含了凭借于世家的佃客,李祜的话弦外之音,成去非已全然明白,这才明白为何祖天子暮年的土断见效甚微,关键便在于此了,自祖天子后,历经两朝,再无土断之计,现在江左地盘兼并之祸早已伤及军国大政。
凤凰四年仲春, 天子例行亲耕。
“我晓得这差事不好办,难处你我皆知,却不得不可,这大抵便是贤人所言,知其不成为而为之,有劳你了。”
“你既晓得,便更无可推咎,我朝立国以来,土无一日不兼,地无一日不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我自当迎难而上,父兄渐老,恰是我辈大有为时,”成去非话至此,便不给他任何回旋的余地:
一番话说的在情在理,顾府的园子不但在建康,会稽、江陵、宣城等风景美好处皆置财产。子昭未致仕前,常常带着浩浩大荡的步队入山林,便非常惹人谛视,百姓竟误觉得是盗贼。
那边顾曙也是刚回到家中,见赵器后脚就到,一阵纳罕,倘有事为何方才在尚书台未曾提及呢?虽这么想,顾曙一点也不迟误,官服未除便同赵器去了。
他本该早推测的,平白出了粮,如何能吃这个亏?这个劫打得好,发一次水患,自耕农便要停业,一时处理掉的燃眉之急,不过是今后更大的隐忧罢了。
“小民大胆问大人,大人能为小民做主吗?”白叟满目标犹疑,许允挑眉看了看他,白叟嗫嚅半晌,才说:“小民不敢坦白,前次水患见大人日夜不歇,感觉大人可靠,这才大胆想请大人做主。”
“我朝田有田租,户有户赋,丁有口钱,先说田租,每亩征税三斗,大要上看仿佛轻微,实则不然,户赋中,丁男除绸布绢各二丈、丝三两,绵八两,禄绢八尺,另还要交租米五石,禄米二石,合计起来,便为八石四斗,这户赋中加的租米、禄米与田税实为重合,如此一算,不成谓不重,下官虽家道不振,但多少要比平常百姓好些,尚觉不堪重役,何况浅显百姓?”
“食者,民之本,百姓非常正视地盘,自古皆然,可大人既然这么问,便是心有存疑,下官给大人算清一笔帐,大人自会明白此中启事。”
成去非缓缓起家,朝窗子那走去,看外头一地春光,温暖和顺,乌衣巷悠游的日子远胜这春光安闲,窗子那忽灌进一股东风,吹得他袍角翩翩。
亲耕一事,每年的仲春亥日前一月, 先由殿中报请耕耤日及从耕三公九卿官员名单, 大鸿胪主持各项事件。而教坊司则拔取优伶扮风云雷雨等各神,另调集四周两县百余农夫。
李祜身子微微伏了伏,才持续道:“下官出身布衣之家,是家中长男,十三岁那年家父病逝,家中统统事件便落鄙人官身上,对每年要向官府完粮征税之事,还算清楚。”
一朝之积弊,如同野草,向来都是疯长,拼力肃除,尚且不尽,稍有懒惰,满目尽是。静斋曾言,土断之计,不过犹薪柴之火,能添则添,火堆天然会再度熊熊燃烧,可一旦火种完整燃烧,添再多的柴,也无事于补,就看他成去非从各处着眼,能为社稷筹办多少薪柴了。
“这位就是尚书令成大人。”许允轻咳一声,自发今后退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