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权臣本纪 > 25.第二十五章

25.第二十五章[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侍卫还要细问,身后皇甫谧李胜正并肩而出,便让了让,昂首道:

“邓老将军的确可堪大任,臣可包管,臣要保举的人也恰是邓将军。”

皇甫谧不置可否,堕入深思,前次去成府还是几年前,偶过成去非书房,一眼瞧见遒劲有力的几个大字“夕照胡尘未断”,便知那少年人壮志,让人不容小觑。而方才最后那句话,听得心头一震,好一个上不误国,下不误民……

凤凰元年春,一纸调令,林敏去了广州,大将军荐其文学王宁出任新一任刺史。不过半年时候,并州重现祸端,现在启事不明,城池沦陷,朝廷遣兵迫在眉睫。

殿上,成若敖欣然接管,并无半点不满,世人只叹即便是乌衣巷竟也节节败退,一味遁藏大将军锋芒,岂是悠长之计?

但历朝历代的三公,哪一个不是熬到七老八十,要么功高,要么德厚,总归人是折腾不动了,只等朝廷养老,天子乐得犒赏,臣子欢天喜地,面子两端都顾上,君臣相合,那是朝中嘉话。

“窦萧?”皇甫谧心底惶恐,缓缓俯下身,犹疑摸索,来人见皇甫谧认出本身,咧了嘴仿佛要哭出声来,却只是重重叩了头。李胜见状忙一把搀起窦萧,心底猜出几分端倪,同皇甫谧碰了目光,这才问:

来人污衫蓬葆,一身皆伤,侍卫见他这模样,侧身持戟拦住。

见世人无贰言,英奴余光瞥见大将军身影一闪,心底一阵冷嗤,他的皇叔怎能放过搅局西北边关的机遇,面上却一团和蔼:“大将军有何对策?”

成去非一双眼睛幽深,只冷静看着他。

皇甫谧早已瞧见来人,定睛细心看了,不敢确认,方要询证,来人眼中模糊泛泪,扑通跪倒了跟前:“大人,我有要事奏报大将军!”

既然太傅无贰言,别人只要附议。英奴心中了然,下了圣旨,命樊聪为征西将军,邓扬为参军,率军平并州之乱。

“你来与不来,我都已筹办保举邓将军。并州乃边疆之地,位置紧急,谁有本领平乱,朝廷高低也心知肚明,这一点,我还不至胡涂,怎敢在军国大事上儿戏?”皇甫谧三两句便把短长挑明,不遮不掩,成去非不由多了几分恭敬,父亲说的不错,大节不亏,末节不忌,大司农是名流做派。

世人争论不下,各有其理,殿上乱哄哄一片,直到成若敖出列,声音才垂垂小了下去。成若敖昔日在大西北守疆十余载,多有胜绩,与胡人交兵经历丰富,自有其独到观点。

眼下时势这么紧,大将军一鼓作气整垮太尉,断乌衣巷左膀右臂,再脱手逼着成若敖就太傅之位,一点反手的余地都不留,手腕之凌厉,让满朝文武瞠目结舌,不由遐想当日阮氏一案,便也是如许的法度,当真是触目惊心了。

“可放眼朝中,另有比林敏更合适围歼并州叛贼的人选么?”

“臣觉得林敏熟知并州事件,应调林敏敏捷前去,以解燃眉之急。 ”有人发起,英奴只微皱着眉,也不表态,公然,很快有人反对:

谁来领兵,太极殿上廷议果有分歧。并州之地,位处边疆,胡汉混居,景象向来庞大,非常人能把握。原刺史林敏,治并州地七余年,很故意得。

这也是父亲直接命他来,而不通过中间人传话摸索的启事。

听事里成去非负手而立,正抬头看着中心挂着的一幅水墨丹青。闻声前面动静,回顾看清来人,上前见礼:“冒但是来,还请大人包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