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青云之路1 > 第十五章青山兰水初相逢(三)

第十五章青山兰水初相逢(三)[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哪一样好玩啊?”依兰本是女孩子心性,偏了头调皮地问。

宝殿殿面阔7间,合27米,进深5间共17米,通高13米,面积459平方米。青石台基,宝柱石雕栏,柱墩多为乳钉鼓形状,内金柱置覆盆柱础(为唐、宋遗物),棱花格扇装修,后檐墙立园门一道,殿前东侧封墙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重修夹山灵泉功德》碑一方,西侧与之相对峙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重修夹山灵泉寺》碑一方,均为楷书阴刻,刚毅有力,两碑上方墙上存有《文娱图》和《唐僧取经》墨彩壁画2幅。殿内原有佛像20尊和一口宋钟均已毁。两碑上记录该寺荣枯和李自成与该寺渊源,原“大雄宝殿”横额,相传即“奉天玉”和尚亲笔所书。清乾隆时,澧州知州何璘,亲巡此地考查,撰有《书李自成传后》一文,阐述“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并对其隐居夹山寺记叙其详。

“你慢一点啊?又不急的!”看他一脸汗水,依兰内心一痛,再看后座车架上垫着一个小小的棉垫子,内心又一甜,站在车架边嗔他一眼,抱怨地说。

“本殿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重修,砖木布局,重檐歇山顶,九脊琉璃,黄瓦屋面,下檐内部不消柱,而用砖墙,翼角起翘,角山墙成45度辐射,自金砖砌至檐柱,高出下檐成弓山墙,为本省其他寺宇中所少见。”道真和尚带着杨俊清和依兰在大殿里转看,只要两个小和尚在殿前殿后扫地,除了他们,再没有游人,功德箱前空荡荡的,想起顿时要过年,老道真也是不轻易,杨俊清把身上统统的四百块钱全数递给依兰,依兰一起投进功德箱里。

“没事,我怕你一小我孤傲。”杨俊清咧嘴一笑,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依兰,从这里到夹山寺另有段路,能够坐汽车,也能够弄辆自行车,我骑了带你,你选哪一样?”杨俊清死力压抑着本身冲动的表情,站在依兰的劈面,微微地笑,眼里尽是掬得出的欣喜。

依兰转过脸来,悄悄甩动双手双脚,嫣然一笑:“是啊,长这么大,我是头一次坐自行车,没想到还是个陌生人。”杨俊清刻薄地笑:“明天陌生,明天就是好朋友了。遇见一小我,是缘份,喜好一小我,只是一种感受。”杨俊清又脱下棉衣,给依兰反穿上,衣袖套在手上,棉衣背穿在她的胸前,帽子刚好遮住了她的脸。依兰听了他的话,面飞红霞,任他给本身套上他的棉衣,傻傻地问:“你脱了棉衣不会冷啊?”杨俊清哈哈一笑:“不冷!我用力蹬车,放声唱歌,有多少酷寒都被赶跑了。”

“教员傅还会看相啊?您给我看看好不好?”依兰劈面庞慈悲言语机锋的道真教员傅很有好感,转过脸款款一笑。

夹山寺在永平县城西南,离县城有十多千米。

“礼佛之心,在于至诚,心到了,一文就是万贯,心不到,万贯也是徒然。”道真和尚也不活力,呵呵地笑:“世人谬奖老衲,不过信于老衲的偈语罢了。如许吧,你随便说一个字或一个词,老衲给你作一偈语,女施主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去考证,看老衲是也不是。”又微微叹一口气,“人过古稀,无欲无求,老衲诳你何来?”杨俊清一惊:还觉得道真不过五十来岁呢,不想却七八十了,又看走了眼,内心想着明天熟谙依兰,真是天赐良缘,当下脱口而出:“就依兰两个字吧?依托的依,兰花的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