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累并快乐着(二)[第2页/共3页]
白日,杨俊清和何吕中周启胜等在工地现场转了一天,早晨回到乡当局,洗过澡坐下来想看看书,俄然瞥见台历上的几个字:早晨到朝阳。蓦地想起承诺王蓉的事,惊出一身盗汗:诺而无信,伪也!一看表,八点多了,从速下楼推出自行车出了院门。乡间人没甚么文娱,电视也收不到几个台,天一黑就关门闭户睡觉,乡街上几个小商店也打烊了,杨俊清本想带点甚么畴昔,也只得作罢。月色很好,溶溶的,氛围有点炎热,幸亏晚风习习,骑着自行车风一样地驶过,拖下长长的影子。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朝阳祠堂,杨俊清支好自行车,径直走到亮有灯光的窗户底下,悄悄一敲,门回声就开了。
“那好吧!我去歇息一会儿,等会儿叫我,啊?”王蓉抚着身边孩子的头说,接过杨俊清递过来的钥匙,回身上楼。松木楼板年深月久,咯咯吱吱地响,楼梯扶手滑溜溜的,被桐油漆成古铜色,翻开门,王蓉不由楞了一下:室内干清干净,一床一桌一椅,墙边摆了两把单人木沙发,床上的小被子叠得有棱有角,真有点不象个男人的宿舍。书桌上方挂着条幅……淡泊明志,安好致远。笔迹超脱灵动,很有颜柳之风,细看落款,庚辰年仲春杨俊清书于胡水河。王蓉感受很亲热,在桌前坐下,伸手翻开一本书,不经意间又瞥见杨俊清在某杂志颁发的散文《论陶澍》,王蓉猎奇心大起,当真读下去,油然对杨俊清升起一股敬意:夷易朴实,夺目无能,没一点时下的小官僚气,公事之余还能用心做点了学问。扯过桌上的宣纸,在空缺处写了几句:豹隐飘萍入云山,书琴融融亦桃源。偶得宅心靓如许,哪知归期在面前!写到最后一句,不由心中一酸,叭嗒一声泪水就滴了下来,洇在纸上,渐渐化开,垂垂漫过了“!”号,最后膨膨松松的又粗又大。王蓉故意扯掉重写,终究还是作罢。
这些天,胡水上高低下都忙了起来,乡当局大院里搭起了舞台,街道上彩旗飘荡,成百上千的门生和老百姓涌到大院里,喜气洋洋,一扫灾后的哀痛与忧愁。遵循日程,胡水河第一届科技文明艺术节有一整天,上午是文艺汇报,有相声小品歌舞朗读,全数是本乡本土的人演出,乡音乡调,常常逗得大师哄堂大笑。王蓉伴奏,孩子们跳了一曲“爱我中华”,美好的舞姿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下午是“爱我故乡”征文颁奖、书法绘画展览和科技树模,乡当局大院的走廊上挂满了长是非短的条幅和画轴,一批批的赤脚农夫在走廊上挨个看过,也看不出好孬,一概咧开了嘴啧啧奖饰;在科学种田种地和绿色蔬菜及特种养殖的鼓吹画前诧异不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将信将疑,晚大将另有篝火晚会。人太多,炊事本身处理,杨俊清专门把白校长王蓉教员和朝阳小学的几十个孩子请到食堂里用饭,黄曼菁的儿子鲁晓波也来了,看到杨俊清羞怯地笑,被妈妈握着的手也再没有挣开过。乡间的孩子们向来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吃过饭,一个个都一改昔日的玩皮好动,规端方矩的坐着。
“对不起,我来迟了!”杨俊清歉意地说,瞥见桌子上摆了几个菜,中间一个盘子上放了三个馒头,馒头上插着细细的几十根小蜡烛,蓦地一省:“明天是你过生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