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午门对质(下)[第1页/共3页]
最后,朱厚照当场断案,华昶所举不实,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没有勾连舞弊。
“谷公公,你这话是甚么意义?”刘瑾怒了。
一听刘瑾说的在理,朱厚照也踌躇不决了。
谷大用却没给刘瑾说话的机遇,他不管不顾的持续说道:“更何况,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勾连舞弊之案,大理寺已检查数日,到现在也没把握确实的证据,反而统统证据都表白,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是被冤枉的。大理寺却又迟迟不结案,这背后,怕是有人暗中作梗啊。此事,皇上也确切应当亲身过问一下了。”
“恳请皇上亲身审理此案!”同来午门的那些人,也齐声高喊。
一言及此,夏仁科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双手递向那名军官,又道:“这位将军,烦劳你将我等的请愿奏章上呈皇上,鄙人感激不尽!”
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那名军官也不敢善做主张了,只得让夏仁科等人在此等待,他则急仓促入宫,去处朱厚照禀报此事。
刘瑾说道:“皇上,这些官员和墨客于午门外跪请,乃大逆不道之举。您若不定罪他们,反而还要见他们的话,那必将让这些人生出娇纵之心。此例一开,今后,凡是朝廷有不趁某些人情意的行动,这些人也必定有样学样,来午门外跪请。那我大明的法度,岂不如无物了!”
说着话,朱厚照就站了起来。
在午门值守的皇宫侍卫一见这架式,不敢粗心,仓猝上前扣问这些人。
细观之,这两百余人当中,身着官袍之人有二三十人,作墨客打扮之人有一百七八十人。此中,另有十来人作浅显百姓的打扮,且位于居中靠前的位置。这十来人当中,竟然另有五六个女子。
朱厚照一抬手,说道:“你俩别吵了,朕意已决,你们这便陪朕去午门吧。”
朱厚照好生安抚了这些人,随后便下旨,命大理寺押送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来午门。又派人召见参举这三人的华昶前来对证。朝中很多官员,也都下旨命他们前来午门。
李东阳等几名朴重的大臣据理力图,驳斥了那些不怀美意的官员。
“朝廷礼法,首严峻义。程敏政大人和唐寅、徐经两位贡生是被冤枉的,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和读书人,怎能弃大义不顾?”
一见到朱厚照出来,跪在午门之前的那些人立即大声呼喊,替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鸣冤叫屈。
随后,华昶又指证程敏政不自爱,在明知本身有极大能够担负会试主考官的环境下,还外出与参试的举子会晤。这有勾连的怀疑。
华昶的各个来由都站不住脚了。
“吾乃翰林院编修夏仁科,我等来此,是来为程敏政大人和唐寅、徐经二位贡生鸣冤的。我等恳请皇上亲身审理此案!”为首的一名官员大声呼喊。
正德三年四月初七这一天上午,午门以外俄然来了两百余人。这些人一达到午门,就齐齐跪倒在地,面向午门默不出声。
可很快,朱厚照就一脸忧色了。“好,朕这便出宫见见这些人!”
该来的人都来了,朱厚照先让大理寺的官员陈述了问案的颠末,从高升堆栈搜出的那首诗,以及从程敏政家里搜出的徐经写的文章和送给程敏政的礼品,也呈到了朱厚照面前。
午门,北京皇宫的南大门,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因居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居中朝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