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树与小诗[第1页/共3页]
课堂的群情声响起来的时候,谭希玲把粗线往左延长至黑板的最左端写上1840,而后又从粗线往高低方向,各延长出一些曲线,继而又从曲线上再分开几支出去,转过身来,“说对了,这就是我们以时候为主线,人物、事件及汗青意义为辅线的头绪图,也就是时下风行的树状布局图。”
“在帮你影象呢。”何诗菱笑笑,这体例,可行。
“教员,这是要给我们把这一学期的汗青知识都串起来嘛?”
“我们能够用这位同窗记故事的体例,或顺口溜的体例,诸如此类的口诀的体例,来记这位同窗刚才说的汗青知识。”谭希玲指了指苏磊,又指了指唐霁,说道。这位,这位,本身都差点把本身绕晕了。
“我还觉得是一个姓林的丫头不讲究卫生,把挖鼻子的牙签扔了,又不懂规矩一扇子把鹦鹉给扇飞了,人鸟相看,你一眼我一眼,一人一半对着看呢。”苏磊的声音引得课堂里一片哄堂大笑。
“像诗不是诗,粗读还压韵。”凌濛初的一句话,引得前后几小我笑了起来。
“我倒是想呢,可惜人家不认我呀。”王晓晓笑着,回身看了一眼,“你看,你哥明天这堂课多神情呀,风景独占了。”
“好,很好呀。”谭希玲赞道,并在谭祠同的名字往上又引出几根曲线,别离写上1898.6.11-1898.9.21,戊戌六君几个字来。继而又问道,“我们定时候挨次,1898年至1840年,这其间有哪些汗青大事件,和哪些人物有关,汗青意义安在?今后的时候里又有哪些?这些题目,在高一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一起回顾。”
“我觉得是,”唐霁看了一眼凌初阳,发明,他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这是汗青事件。甚么呀,是在提示他的嘛?便一字一顿的说道,“这应当说得是几个汗青事件吧。1840-1842年的几件大事。”
“442.林鸦琦鼻签,奕山降英五,割香关税偿,中民二半半。”谭希玲在中间又写了几行字,“现在,能够了解了嘛?”
“好,很好,确切是汗青事件,”谭希玲笑着走回了讲台,指了指苏磊,“你的遐想力很丰富,很合适学好汗青。”
“还真是,倒立的大树呀。人物事件时候便是片片的枝叶了。”
“有才。”“我也是这想的。”“短长呀苏磊。”
“那第二个呢?”“又用甚么来做主线呢?”
“第二个故事?汗青名流的评价嘛?”
“教员,这一招短长呀,人,时,事,意义都出来了。”耿欣雨笑道,“汗青测验的重难点呀。”
“鸦片战役的主持者是林则徐呀。”“西方本钱主义国度入侵。”“承平天国活动鼓起了,首要人物有洪秀全……”“接下来是洋务活动了,首要人物有……”“另有中法战役,甲午中日战役了”“朋分中国了。”“再接下来就是戊戌变法了。”“义和团活动……”
“和老文古板读课秘闻比,大师都很喜好。”耿欣雨笑着,点了点何诗菱的肩膀,“这教员不错哦。“
课堂里是此起彼伏的应对道。
“想得美,汗青事件和意义陈述,你不消笔墨来表达,如何得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