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少年初长[第2页/共3页]
“我小小年纪,常日里无任何烦心之事,该吃便吃得,该睡便睡得,为何另有放不下之事?”“徒弟说过,习武是为了行大善,我偷了东西,店家追着打我,徒弟与我素不了解却如亲人普通相待,又是为何?”“我习武是为了将曾接受过的欺负还返来还是为了别的?”“到底何为天道,为何要不忘初心?”
当日文长初见秦曦,不觉间被顺风而至的《流水》吸引,立足细闻,竟然不异化一丝浑浊,随口道一声,“好一首清曲,想必操琴者定是世外之人!”
“无妨无妨!”文长摆摆手,“他只是在偶然中窥到了屈子的表情,却又百思不得其解,这才有了心魔,差遣肉身寻根溯源,乃至于此,老夫会悉心教诲,去其心魔,修其正道,以滋世人,假以光阴,定胜老夫百倍,小子可期!”月娘似懂非懂,跟着点头。
“如果当年屈子不但是才压群芳,又是个武林妙手的话,当能够除尽朝堂奸佞,以展报国之志,试问到时何人可欺,号令何人不从,国何故不强,民何故不安!”文长没有想到他小小的脑袋里竟然有这份见地,虽怪诞古怪,倒不失为一种能够。
无人怜取面前泪,回顾春在已成诗。
双飞身为女儿家,不宜打打杀杀,文长便授之琴艺,没想到双飞与琴弦似有宿世的缘分,几月下来竟将这“七贤梦瑶”拨出几分神韵,让文长喝采不已。
亭儿歇息了两日已然无碍,这日气候放晴,文长依例早早来到埋头崖打坐,不想亭儿却也跟来。
“为何要习武?”
亭儿打坐已有四月不足,期间从未间断,却始终寻不得半点门路,非常烦恼。
恍忽间已是初冬,霜亦渐浓,山风萧索,还好月娘手巧,早早为世人备下冬衣。
三人寻遍一枝堂四周,没有任何线索,便合力沿着山路寻觅。
文长来到门前,轻推木门,竟然未栓,进屋环顾一圈,床上被子倒是整齐,独独不见了亭儿,看这景象应是半夜偷偷溜去,文长怕有不测,来不及细想,忙将月娘双飞唤出,分两路在山间呼喊寻觅。
文长见亭儿态度诚心,略加思考,“也罢,那便从本日起,每日凌晨随为师打坐呼吸,风雨不堕,上午习武,下午与世人一并肄业,可好?”实在文长本就看出他筋骨健壮,根正肌阔,是块练武的质料,亦故意成全于他。
话说“七贤梦瑶”乃是文长西出函谷关之时,西域琴师秦曦相赠,此琴采天山胡杨古木、精炼陨铁成弦,可与操琴者情意想通,或谱出卓卓之音,或喧闹无章,表面平淡实则绝品,传闻只要“竹林七贤”中人方得天籁之音。
秦曦知文长是懂琴之人,待到文长抚出一曲《高山》,终究赞叹,没想到茫茫西沙之地竟能碰到红颜之音,两人且弹且歌,不觉七日已逝.
东侧乃是一处峭壁,孤松一颗眺望武当,文长常日无事便在此处扫出一方平石用以打坐习武,并取名“埋头崖”;西侧有一条缓径下山,常日里有人上山拜学来往均行于此。
比拟而言,亭儿要活泼的多,那日见师父如此短长,整日嚷嚷着要学工夫,内心想着:等哪天老子习得上乘工夫,看镇上另有谁敢欺负我!但实际倒是文长只教其读书习字,半点工夫也未曾教得,搞得小家伙甚是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