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6 呵护生命,不仅需要呵护身体[第2页/共2页]
别的,不要为物累,不要因妄图外物而侵害本身。一个不为名利所拘束的人,会获得安康而永葆芳华。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也是保持心灵豁达的一条原则。
庄子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老聃身后,“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他想,为甚么会有那么多人聚在一起来哭丧呢?这是因为他们把存亡看得太重,从而情不自禁地对死者哭诉起来。实在,生与死都是很天然的事,生是应时,死是偶尔,有甚么值得哀思的呢?人们该当熟谙到,喜生悲死是违背常理的,只要安于天理和常分,适应天然和窜改,摆脱生老病死的苦乐,那么哀伤或欢乐就不会进入人们的心胸了。
平平就是夷易澹泊。庄子说“夷易澹泊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面神不亏。”与平平相对的,就是刺激,大喜大悲,起起伏伏。而这也都是因人的欲望太激烈,内心得不到满足而至,是以也就要寡欲,节制本身的欲望,看破统统浮名,如许才气保持内心的平静。
那么,我们如何来庇护心灵呢?庄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