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碰运气[第1页/共2页]
回到药典局,劈面碰上崔元华和杜鹃走出来,两人的手里一人拎了个小篮子,见到曾荣,崔元华也没问她从那里返来,直接把手里的篮子递给曾荣,让她陪杜鹃去药圃采摘点薄荷叶和紫苏叶。
如果皇贵妃本人,时隔多年再孕,以皇上对她的宠嬖,就算不被捧在手内心,也毫不成能找点紫苏叶子对付了事。
曾荣点点头,和她互换了篮子,叮咛她一句别忘了煎药,遂拎着一篮子薄荷叶往外走,出了内侍监大门,有一条大道通往乾宁门,不远。
可惜,她找了一圈,除了益母草,没有一种药材是能够活血通经的,偏益母草还是用于女子居多。
“既如许,你一小我送了去,太医署就在乾宁门出去往东走一段,过了侍卫处就是,有门匾。”杜鹃说道。
遐想到紫苏的用处,曾荣否定了风寒一说,季候不对,且小翠说皇贵妃本日也去了坤宁宫,不成能抱病,脾胃气滞仿佛也不成能,若果然如此,她大能够找太医好好开个方剂调度调度,没需求暗里找崔元华要点紫苏叶子。
正察看这类花的形状和长势时,阿谁学徒拎着个空篮子返来了,曾荣接过篮子,正待告别时,忽见大门外拥出去五六小我,为首的就是刘院使,其他另有几位面熟的。
扫了一圈,曾荣走到了上房台阶下的一个花圃里,说是花圃,曾荣认出内里种的也是几味药材,此中一种很像菊花的应当是红花,曾荣记得红花这类药材貌似分歧适在本地发展,主产地是藏、滇、川,山东和河南也有少量。
略一犹疑,曾荣转述了刘院使的话,奉告杜鹃,她先去乾宁宫了,崔元华返来,务必转告她。
“皇贵妃娘娘?”这个答案倒是出乎曾荣料想。
快步回到药典局,曾荣见杜鹃在煎药,崔元华出去了,倒是恰好给了曾荣去乾宁宫的来由,她委实对曾太医的针灸技术感兴趣。
皇上还是在上书房这边,曾荣出来时,他正靠在罗汉塌上,闭着眼睛,曾太医站在他脑袋前面,曾荣留意到皇上的脑袋上扎了五六根明晃晃的银针。
红花的感化是活血通经,曾荣奇特如何会有人把它种在了太医署的花圃里。
曾荣拎着篮子屈膝行了个礼,“回刘大人,我来送薄荷叶。”
刘院使见到曾荣,先是愣了一下,继而,认出了曾荣,“是你,你这是来?”
不过崔元华不说,曾荣也没问,她这会更感兴趣的是药圃,来药典局好几日了,尚不知他们另有一个药圃。
此次见柳春苗,曾荣虽没有从她这探到甚么有效信息,但说出了本身想通过她通报给皇贵妃的话,对方信与否,曾荣临时无从得知。
乾宁门有值守的寺人,看过曾荣的令牌,给曾荣指了一条路,曾荣沿着这条路往东走了五六丈远,便瞥见了侍卫处,侍卫处再畴昔就是太医署,太医署的大门大开着,院子里有两个学徒模样的人颠末,曾荣上前扣问,对方接过曾荣的篮子去了西边配房,曾荣站在院子里候着,猎奇地东张西望。
曾荣一听,紫苏是用于风寒和脾胃气滞以及怀胎呕吐的,薄荷是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等,这两样东西明显不是同一小我所需。
是以,曾荣想交友他,看可否跟他学点医理知识,特别是关于活血通经这一块,当然,前提是需判定此人和皇贵妃没甚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