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待遇[第1页/共2页]
曾荣本想问问那位病了的女史官是何景象,是否另有能够回宫,她若回宫,曾荣又是否还需回到药典局等,可话到嘴边,曾荣又咽归去了。
不管如何说,她来了这处所,理应先好好跟着对方学习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不孤负皇上对她的信赖,这才是最首要的,其他的都是小事。
接下来,这位李女史给曾荣先容了她们当值景象,因着是从皇上起床开端到寝息结束一天的记录,故她们每日上工时候需八九个时候,每日夙起晚睡的,因此,她们采纳两人轮值制,分迟早两班,早班卯时前就必须起床,卯正必须赶到皇上身边,晚班凡是在亥正摆布,也有能够到子时,故早班就是卯时到未时,晚班是未时到亥正或子时。
曾荣这才晓得,本来做女史官的首要前提并不是才学,而是品德,只要品德正的人才会公道公允地记录皇上的一言一行,才气留给先人一个真正体味汗青的机遇。
持续往下翻,一向翻到次日的案牍,曾荣也没看到关于她学医术的记录,倒是看到她的名字几次呈现在案牍中,都是她跟着太医来存候然脉的。
幸亏她们有五小我,每日另有一个能够轮休的,凡是景象下,轮休的人会留在内廷局这边措置前一天当值两人的案牍,重新誊抄过录。
说完,李若兰抱来了一堆文档,这是她们这三个月来记录的皇上言行,让曾荣先熟谙熟谙。
曾荣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册翻看起来,这是六月份的,皇上彼时已搬进了西苑,看到此中记录的内容大多是卯时起床,就寝如何,几时上朝几时下朝,下朝后是否会晤官员,话题是甚么,几点存候然脉,脉象如何,几点早膳,早膳如何、几点午休,几点批阅奏章等等,事无大小大抵均有描述。
曾荣内心很有些不是滋味。
从她们的配房出来,李若兰带曾荣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院子虽大,但屋子比较多,摆布配房各有两排,每排各有屋子三间,曾荣她们在东配房最后一排,上房有五间,别的另有偏房两间。
曾荣忽地猎奇起来,她想晓得在西苑那些日子她在外书房跟着曾林学医术有无记录,也想晓得那日她和镇远侯王柏产生抵触是否也记实在案。
难怪崔元华得知她进内廷局会如此不测,因为曾荣才进内侍监四个月,四个月的时候底子不敷完整完整地去体味一小我,是以,曾荣猜想,不独崔元华不测,只怕后宫某些女人晓得了又该掀起一阵波澜。
曾荣的了解是,皇上虽不能亲身检察她们记录的案牍,但内侍官能够,而内侍官又是受皇上管束的,故而,女史官手里的那支笔也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
别的,这段光阴皇上还打发人去给太后送过几次东西,没有提到朱恒,全部六月份的案牍没有一次提到过朱恒,其他几位皇子公主却或多或少呈现在案牍里,就连那位虞美人也不止一次被提及,皇上还亲身去看过她呢。
曾荣大抵扫了一眼,那日来外书房议事的人很多,除了内阁三人,另有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外加几位勋贵,此事议事并未达成和谈,不但几位勋贵激烈反对减赋,就连户部两位官员也不同意,且内阁里也只要王咏的定见和徐扶善分歧。
开首还是千篇一概的“上,卯时起。”不过前面的内容有所分歧了,“半夜走觉,略有不济,凉水敷面,饮羊乳一盏,卯时三刻上朝,辰正下朝,于外书房持续商讨减赋一案,参与者内阁徐扶善、王咏、唐庆霖,镇远侯王柏、威远侯顾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