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袁尚的战略[第2页/共2页]
如此袁尚接掌大权以后,便筹办把将来和朱卫军的疆场放在黎阳,这处翼州和兖州的鸿沟之处。
只是现在朱卫军的庞偃所部熊魃营却占有着朝歌、荡阴、黎阳之地,以是遵循袁尚的意义便是应抢先行调用雄师攻袭朱卫军的庞偃所部,然后在黎阳县这边构造防地和朱卫军展开正面对决。
如果袁绍军真的强行攻袭朝歌,集结了熊魃营全数兵力的庞偃,也能在朝歌借助防备工事和十数万袁绍军来一次硬碰硬的大战。
不得不说,袁尚挑选黎阳作为和朱卫军的大决斗之所,也算是寻到了一处朱卫军不得不战的穴位……
如此将分离的兵力集结起来,才气握紧拳头和袁绍军对打。
可现在袁尚做了定夺以后,在逢纪、审配的支撑下,袁绍军很快便做出了反击的行动。
面对袁绍军的强势来袭之势,庞偃和诸葛亮商讨以后,只能把驻守在黎阳县这边的周泰、蒋钦之军也撤了返来,继而全军在朝歌集结,筹办迎战来袭的袁军。
如许最好的体例就是,不要将疆场放在邺城。
如此袁尚驻军在黎阳以后,便能够借助黄河天险防备朱卫军的北伐守势,也能随时度过黄河以威胁濮阳城乃至于兖州各处郡县。
毕竟之前他们受命到了这边防备袁绍军南下,倒是采纳了出兵袭扰邺城的进犯性防备计谋,而此前袁绍军这边根基上采纳了被动防备的计谋,完整没有反攻的意义。
只是袁军轻松从朱卫军处接办黎阳以后,先是派了一支军队驻守黎阳,继而便征调了很多民役到黎阳修建防备,这才表白了袁军筹办在黎阳迎战朱卫之军的态度。
袁谭怀了如何样的谨慎思也都是后话了,归正跟着朱卫军策动北伐之战后,袁谭的心机天然都是胡想了。
如果朱卫军策动了对袁绍的挞伐战,两边将疆场放在邺城的话,天然会粉碎了邺城四周的农耕秋种,完整将袁绍的火线粮草根底给摧毁了,战后再想规复起来,没有1、两年时候是不成能的。
同时此前庞偃、诸葛亮想到了袁绍军大肆南下的能够性,以是他们早已在朝歌这边构筑营寨、发掘水沟,构成了一处相对还算是松散的防备线。
故而在他接掌了袁军大权以后,一方面是持续在邺城这边抓紧防备事件,另一方面却也提出了他的计谋企图。
凌操、雷薄担忧军队会被围堵在小小的荡阴县内,以是没有扼守荡阴县城,主动引军出城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