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天壤之别[第3页/共3页]
谢家的这些人见曾渔过来,一齐拥过来作揖,谢员外道:“鲤贤侄,你既到了县城,岂有住在别处的事理,今rì老夫是来请鲤贤侄到敝宅作客,贤侄万勿推让,给老夫一点面子。”
等了一刻时,杨师爷领着曾渔出去了,曾渔以拜师礼拜见斯知县,口称“教员”,这是端方,又向吕翰林施礼,斯知县见曾渔幼年,问知才二十岁,赞叹道:“少年俊彦,前程无量,石翁伯乐也,一封荐书,让曾生少了三年寒窗之苦。”
曾渔对大哥曾筌的这个老丈人印象恍惚,之前只在他父亲归天时谢员外来石田吊丧时见过一面,谢员外当时何曾会留意他,今rì却赶到埠口来请他去作客,中不中秀才真有天壤之别啊――
吕翰林对曾渔这个同亲后辈的珍惜奖掖真是没得说啊,曾渔感激不尽。
曾渔唯唯称是。
既然曾渔急着赶路不能去谢宅作客,谢员外便命仆人把两个大礼盒抬上来,不管曾渔推让,就抬到船上去,既如此,曾渔也就笑纳了,免得谢氏父子多
出了西山山麓走到丰溪岸边,红rì初上,秋水洁白,主仆二人到南门埠口雇好了一条去上饶的划子,曾渔道:“四喜你在船上等着,我去县儒学拜见孙教谕,礼节过场罢了,很快就返来。”又对船家道:“劳烦等半个时候。”
斯知县请杨师爷代他去迎曾渔出去,一面对吕翰林道:“府衙户科房关于曾渔免丁役的照会早早就到了,除了曾渔本身免徭役以外,还可减免曾家两丁的差役,不知曾渔要给谁免役?”
四喜背着大包裹,包裹虽大,此中衣物居多,不甚沉重,只是加上昨rì斯知县赐赉的两匹布和五刀纸就比较重了,不过四喜内心痛快,背负4、五十斤的重包裹也兴冲冲,这小奚僮力量见长――
吕怀笑道:“张大真人润笔之资丰富啊,嗯,你能食廪最好,来岁乡试之前暂不要处馆谋差事,rì子贫寒一些何妨,若万一秋闱不中,到时老夫为你谋一好馆。”
谢员外连宣称是,又当着曾渔的面叱骂谢子丹,谢子丹低着头一声不吭。
次rì一早,曾渔拜别吕翰林,筹办去县儒学见一下孙教谕便赶回上饶,今rì已是七月十九,母亲怕是等得有些焦心了,他原说是3、四天就归去的。
曾渔摆手道:“罢了,我已不计算。”跟在吕翰林的小轿旁大步走。
吕翰林道:“曾渔只要兄弟二人,其兄就是本县养济院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