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3页/共3页]
属于文官的日子,貌似终究来到了。
吱呀一声,宫门缓缓开启,官员们来不及擦去泪水,仓猝间清算衣帽,以品级文武排成两列,由内官指引,鱼贯踏进宫门。
这是杀鸡给看呢?
从北平传到塞外的开平卫,就更慢了。
燕王在路上折返,内心有火气发不出来,燕王府中的道衍和尚再次看到了机会,几近是一天三遍的开端对燕王停止颓废轰炸。
造反失利,一无统统,去见老爹,大大的不善。
小虾米也有小虾米的上风,不是吗?
风水宝地啊。
如果他推测了……世上的事,本就没有如果。
朝中文武心胸忐忑,模糊中又带着但愿,面上却涓滴看不出端倪。
部下多了很多新面孔,及时罢手,谨慎些才是上策。
各地藩王,在外文武,连续得知洪武帝大行的动静,立即颁布署令,贴出布告,换上素服,并令家人赶制衰服。所用一利器具衣物皆遵循礼部定议,只要有犯讳讳的器物全数收起,不敢有涓滴逾矩。同时命令辖下民匠军商等,一个月内不得婚嫁祭奠,不管男女均要穿戴素服,妇人不得妆点金饰。
宫门前的官员,不管文武,也非论品级,均需着一身素服,戴乌纱帽,束黑角带,没谁敢在这个时候出奇。
常日里,道衍和尚几近见天的把这类大逆不道的谈吐挂在嘴边,燕王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说一点心机没有,平白清恰是假的,但他需求考虑的事情远比道衍和尚多很多。
孟清和直起家,站在山顶,了望远处,洪武帝大行了,建文帝即位了,他应当当真计齐截下,接下来该干点甚么了。
造反胜利,坐上皇位,拥得天下,大善。
地堡已经建好,郑千户亲身来看过,对全部工程大表赞美。卫批示使徐忠的奏疏已经送出,在送往都城之前,先送到了北平府,放到了有司的案头。
官员需停婚嫁百日,京官上朝时要穿戴素服,用白布裹住纱帽,腰缠麻布,脚穿麻鞋,穿满二十七日为止。
洪武三十一年闰蒲月十一,南都城。
大明朝的读书人,终究能够抖起来了!
孟清和仍受命戍守城北十里处的瞭望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