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清和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建文帝:“……”

视野扫过还是装鹌鹑中的满朝大臣,建文帝俄然感到意兴阑珊。

如有机遇对燕王直抒胸臆,大部分寺人应当都只要一句话,“王爷,您就快点反了吧,大师都盼着这一天呐!”

道衍和尚劈面,必定同寺人们很有共同说话。

等了好久却不见燕王,一名着紫色葵花衫,戴玄色幞头的寺人回报说燕王身材不适,在进京的途中染了风寒,不宜见风。

南边来的卫军看得希奇,燕王保护出身的边军倒是鼓掌喝采。

“还请大行令行个便利。”

策马颠末恭候在一旁的鸿胪寺卿和左少卿时,高阳郡王用心一拉缰绳,拇指抵在刀鞘之上,沙鱼皮制的玄色刀鞘被推开了半寸,雪亮的刀光闪过两人的面前,高阳郡王放声大笑。

“奴婢拜见燕王!”

翻译过来就是:算了,你消停点吧。

气急的户部侍郎直接冒出一句:“隋文、杨广非父子耶!”

可惜侄子毕竟比叔叔棋差一招,建文帝只盯准了一个动手,走高精尖线路,燕王倒是遍及撒网,一扫一大片。

建文帝没话说,朝堂上的大多数官员也默不出声,齐泰黄子澄等人干脆成了哑巴。

孟清和守城头时,表情好了,偶尔还会学着其他边军嚎上两嗓子。

按明朝礼法,藩王朝贺新君需着衮冕,青衣纁裳,冕冠旒用五彩,是洪武朝定下的大号衣,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奥妙前来的两名寺人均是志愿充当燕王耳目,此中一人姓王名景弘,是今后与郑和齐名的一名帆海家。明朝的船队七下西洋,王景弘五次随行,还曾与郑和同为正使,出使各国。

这、这也过分了点吧?就算不穿衮冕,好歹穿个皮弁,不说朝贺,只当朝觐,也说得畴昔。

特别是燕王世子,常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此时却阐扬出了出色的政治才气。

他这位叔叔绝对不愣,却横到了极致。不要命的见了他都得绕道走。

门内,燕王一身大红常服,侧面正坐,透过车帘,面上隐有倦色。

满朝文武不淡定了,梗着脖子对着燕王运气。建文帝也是气得神采发白,嘴唇颤栗。

在天子脚下,威胁朝廷四品官员,当真是傲慢至极!

此时,他不过是司礼监一名监丞,级别貌似很高,日子还比不上在燕王身边服侍的三保。

宋忠气得瞪眼,但有陈亨同他打构造,徐批示不必再担忧级别相差太多,一句话不对,本身也被拉出去打军棍。

洪武帝定诸王朝见后于内殿里手礼,建文帝是小辈,里手礼时当尊敬叔叔,可这是在奉天殿!朱棣一个藩王,大模大样的走大道,不拜见天子,底子就是鄙视朝廷,鄙弃礼节!

沉默中,马队世人同时眺望城头。

别看宋忠是都督,陈亨只是都督佥事,参军资格上,宋忠却差了陈亨一大截。

杨铎:“……”

建文帝很快得知高阳郡王的放肆之举,抚案凝眉,握紧了拳头。小不忍则乱大谋,燕王老谋深算,纵子如此,必有后招。

哦,燕王来了。

都督佥事陈亨到了开平卫,卫批示使徐忠很快从屯卫返回,去时多少人,返来还是多少人。都督宋忠问起,只要一句话,边塞之地,各卫所都是枕戈待旦,时候防备北元,调兵不是那么轻易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