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清和 > 第六章

第六章[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弃笔从戎,墨客当兵,好,大好!

洪武末年,武官们的日子尚且没那么难过,文臣也没那么放肆,到了陈亨这个位置,这个资格,又是在燕王的地盘上,极少有不开眼的会给他气受。可事无绝对,北平布政使就不如何给都批示使大人面子,一旦会面,明里暗里的口舌争锋,陈亨就没占过便宜。

好人,绝对的好人!

孟清和放下笔,目光森然,黑眸中似带上了赤色。

有明一代,文臣武将不说是势同水火,也不差多少。

捂着脑袋缩到墙角,惹事的是别人,遭殃的是本身,冤不冤?

被大令赞为“孝友”,如何会不敬长辈?

孟清海的科举之路虽没在明面上被堵死,学中的同窗和塾师却开端同他冷淡,昔日三五常聚,坐而谈诗论道,现在,谈诗的是旁人,论道的也是旁人,鲜少有人再聘请孟清海。换成后代的说法就是孟清海同窗被疏忽了,被伶仃了。再刺耳点,被精力上霸-凌了。

一拳砸下去,桌案上的茶盏碎裂在地,桌脚都似陷地两寸。

世人长舒一口气,神情中充满了感激,一是对灭火胜利的经历,二是对素昧平生的孟十二郎。

随即,以决死之心将孟十二郎为父报仇弃笔从戎的事全数道来。

骑士们虽满面风尘,仍不减彪悍之气。

至此,孟清和才开端真正的正视这位堂兄,或许,他还是藐视了前人的聪明和哑忍才气。

看着门旁的小萝莉,孟清和收起了外露的情感,用力拍了拍脸颊,抓了两把头发,紧了紧身上的麻衣。

怜悯弱者?

撤除不在场的都批示同知和佥事,北平都批示使司高低个人给孟清和发了一张好人卡。

谁再说军汉上不得台面,老子跟谁急!

谁敢反对?莫非说大令看走眼了?知己大大的坏了!

产生在都批示使司的事情,孟清和一无所知,如果有人奉告他,在不到几天的时候内,孟十二郎的大名就从孟家屯传遍了宛平县,又从知县衙门上达都批示使司,估计他会挑起一边的眉毛,掏掏耳朵,骗三岁孩子呢?坐火箭也没这么快的。

砰!

与此同时,孟重九曾在县城外碰到的两队骑士,已前后到达位于大明边塞的开平卫。

若他真的气度局促,若他真的狠心……

老狐狸之前帮了他,明天登门八成是来收利钱的。他可不以为孟重九会只收本钱,换成他就不会这么干。

洪武帝远在南京,难不成还要到燕王跟前打官司?

两人均是一身青色武官服,玄色纱帽,腰佩黑鞘长刀,悬素云银牌,策马擦身而过,如刀锋相撞,铁戈争鸣之声,似清楚可闻。

明英宗之前,两边算得上势均力敌,固然建国功臣被洪武帝杀得差未几了,起码另有靖难功臣顶上,大多时候,细胳膊细腿还不是肱二头肌和胸大肌的敌手。自土木堡之变今后,功劳将领几近被一锅端了,武官完整被文臣给打压下去,袁崇焕敢一剑捅死毛文龙就很能申明题目。

孟清和的改籍一事也很顺利,一应手续办好,孟清和只需在家等待调派便可。证明县衙一干能吏绝非浪得浮名。

用过了朝食,孟清和持续每日的必修课程,练字。

为首的两名百户均出身燕山保护,身负密令,此中一人奉令归于开平卫郑千户麾下,另一人将带队前去全宁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