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清和 > 第九章

第九章[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位差人明显是做惯往边塞押送犯人的活计,熟门熟路的走到城门之前,守城的兵卒竟是熟人,打号召的第一句竟然是:“这回是几品的官?如何才一个?难不成都砍了?你是不晓得,这段时候,我们这缺人啊。”

他是真正的活在这里,活在六百年前的大明王朝。

城墙上有泥土和瓦砾重修的陈迹,本来的七门已封闭六门,只留南门收支。城门上方的开平二字,被黄沙感化,带着一种汗青的厚重,沉淀着大明甲士的硬骨与刁悍。

“好!大好男儿就该杀敌报国,甭学那些酸丁,整天之乎者也,真赶上事,屁大的本领没有!虽说是你如许的……总之,故意就好!”

“……脑筋普通吗?”总旗大人嘀咕道,“莫非是个傻子?”

“十二郎,如何办?”

这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现在和将来将为之斗争的统统。

一番话说得正气凛然,越说越有底气。

心累,身也累。

要么北元过来,要么明军畴昔。就算北元已经被从正规军打成了游击队,这类睦邻互访也一向没有停过。

前郎中大人必定被磕出了脑震惊,并且短期内毫无病愈的迹象。

“马总旗义薄云天,标下感激涕零……”

“你哭甚么?”

“老子姓马,在西城卫沈百户麾下任总旗一职,你既然一心想杀鞑子,就到老子部下来吧,保管让你能心愿得偿!不说一天和鞑子干一架,一个月也能有那么两三回。”

在某个差人再次溜号的空地,前郎中大人凑到孟清和跟前,叹道:“小友浮石沉木之能世所罕见,实乃我辈表率。若在朝堂为官,定能伏虎降龙扶摇直上,弃笔从戎实在是可惜了。鄙人如有小友三分之能,也不会落此了局,呜呼!话说,你真的不重新考虑一下?若要再行科举之路,并非没有体例,鄙人可觉得你举荐……”

“十二郎?”

“总旗大人,”孟清和挺起胸膛,义正词严,“你能够质疑我的品德,但不能欺侮我的智商!”

说话间,孟清和已被马总旗拉上了城墙,极目远眺,远处的草原上,北元马队正如蚁蝗般堆积而来。

城头世人全数严阵以待,伸开的长弓,闪着寒光的弩,出鞘的长刀,刀光映亮兵卒的半边面孔,朱红色的战袄仿佛在一刹时染上了赤色。

每年都要来上这么几次,不希奇。

“要杀鞑子为父兄报仇?”

再没有比被别人“唐僧”更难受的事了,他终究体味到了孙行者的痛苦。早知如此,他绝对不踹孟清江那一脚!

大明朝的交通运输奇迹尚处于起步阶段,路况不佳,交通东西匮乏,在边塞之地,初级一点的马车都是传说中的神话。

这类环境之下,后代只需求几个小时的车程,孟清和等人硬是走了几天。再加上前郎中大人时不时的“唐僧精力”,当终究到达目标地,看到开平卫那高大的城墙时,孟清和差点趴到地上嚎啕大哭。

守城门的兵卒早已查抄过牙牌,孟清和却半天没有反应,直到孟虎拍了他一下,才啊的一声回过神来,对上兵卒猎奇的视野,捏了一下拳头,歉意一笑,“费事了。”

从兵卒手中接过牙牌,孟清和深吸一口气,正要迈步进城,面前的兵卒神采蓦地一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拽住孟清和的后领,“快进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