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清和 > 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永乐十年玄月,册立皇太子大典刚过,天子下诏正式迁都。

沈瑄端起酒杯,冷冷扫过劈面,明里暗里的切磋视野刹时消逝。

一起行来,赶上国公两人,侯爷五人,伯爵九人,文官武将不计。

朱高煦点头,泪崩。

同席的朱高炽非常沉默,身形伛偻,行动都需人搀扶,说话断断续续,比起年过半百的朱棣,倒更像是个白叟。

“是!”

孟清和收回目光,纵有再多唏嘘,毕竟已是畴昔。

同年蒲月,朝廷船队自刘家港离岸。

看来,还是动手不敷狠,才让魑魅小人少了顾忌。

换朝服,涂药,出房门,国公爷一手包办。

官道上,蹄声如雷,骏马飞奔而过,孟清和归心似箭。

据闻,某几位给事中已写好奏疏,只等有人开端。

十一月,天子下诏,正式定都北京。

今后今后,平王世子丢开书籍,勤练技艺,怀揣着对大海的无穷神驰,一顿能吃五碗饭。并对人言:“孤最大的欲望,唯有快些长大。”

飘忽的思路突然落地,心机转动间,蓦地认识到,他正身处汗青大水当中,见证一个强大王朝的崛起,揭开一幅汗青画卷的蒙皮。

朱瞻壑又溜到孟清和身边,捧着糖水,双眼闪亮,较着有所求,“少保。”

还据闻,被弹劾的不但是兴宁伯。

乐舞生敲响战鼓,周王献九倄舞。

沈瑄换下朝服,寻过来,便见孟清和靠在榻边,额头正冒盗汗。

“让你留在南京,休要给朕多言!”

朱高煦硬着头皮表示,他在宣府的田还充公,不能留在南京,要不然,父皇留下,他北上?比起南京这群文武,较着北京行部更合他的脾气。

吃完半个饼子,朱瞻壑俄然开口道:“两今后是母妃的册封典礼。皇祖母说孤要敬贺母妃。皇祖母还说,少保是自家人,也要列席,当列在三婶之前。”

沈瑄不言,按住孟清和的肩膀,不准他下地。

“是,咱家这就归去禀报厂公。”

撑着一口力量回到伯府,坐到榻上,孟清和当真不想再动。悄悄捶一下膝盖,真是要性命了。当初天子即位,也没像明天这么折腾。

册封典礼过半,孟清和已有些晕头转向。庞大烦复的过程,记在脑中的不过一二。不由得佩服两京礼部官员,能遍查史料定下大典章程,当真是不轻易。

朱棣瞪眼,如何着,你小子不满?

“恩?”

亲爹?是亲爹没错吧?

“朕行北,皇天子留南京。”

汉王朱高煦正位东宫,成为大明建国以来,洪武帝宗子朱标以后,得天子册封,朝廷承认的第二位“皇太子”。

单陛正中,没记错,那边可有龙纹。现在的朱高煦,定然比他“舒爽”百倍千倍。

为他,十二郎已舍弃太多。他能做的,唯有护着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上穷碧落下鬼域,此生当代,再找不出一小我能令他如此。

其他,再议。

师徒好久未见,再见面,都有些感慨。

朱瞻壑顿时眉开眼笑,“还是少保这里好。”

新书在十仲春底开,到时会将地点写到这里。

走出伯府,众目睽睽之下,孟清和脸发热,沈瑄似无所觉,直接抱人上马,两骑并行。两匹马的缰绳都握在国公爷手中。

番外会有,大抵三到四天更新一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