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贺寿(2)[第1页/共3页]
见胤禛也如许说了,德妃只得点头道:“那好吧,本宫收下了,只是今后可不准再送如许贵重的礼,万岁爷多次说过要戒骄戒奢,不成妄图享用。”
年氏故作难过地对胤禛道:“贝勒爷您瞧,额娘公然嫌弃妾身送的礼太俗了,不像您和十三爷另有姐姐那般有诚恳有孝心。”
德妃抚着那朵精美详确的牡丹花叹道:“好精美的绣工,比宫中绣娘所绣的还要精美几分,这是你一小我绣的吗?另有为何吕洞宾身上有一朵牡丹花?”莫看这绣图长宽皆不过一尺,为求逼真,其所用之绣线每一根皆细若发丝,层层叠叠,极耗工夫。
德妃对她的寿词甚是满yi,接过宫女递来绣图展开,固然之前已经见了很多匠心独具的寿礼,但看到这幅时,目光仍然为之一滞,只见这幅绣图绣工极其细致,当中八仙神态天然,栩栩如生、纤毫毕现,最可贵的是竟能绣出那种漂渺仙气,令八仙看起来如欲乘风归去。
“儿臣晓得了。”年氏软绵绵地承诺了一声重新坐下,眸光掠过寂静的那拉氏时有无言的对劲。
“妾身服从。”年氏笑吟吟地屈一屈膝命人抬上寿礼,只见两个寺人抬着一架红木屏风进到殿中,合法德妃觉得这就是年氏所送寿礼想要说话时,又有两个寺人抬了与之类似的屏风来,如此周而复始,整整抬了六架火线才停下。
德妃掩下心中赞叹对年氏道:“你有这份心本宫就很欢畅了,至于这礼,过分贵重了,你还是拿归去吧。”
固然叶氏也有了孩子,且比李氏还大几个月,但德妃无疑更看重李氏这一胎,母凭子贵,一模样也凭母贵,以出身而论,若同为男孩,必是李氏之子秉承世子之位无疑。
这些个屏风每一个高近一丈,宽四尺不足,以红木雕就,四周大量镶嵌湘妃竹、酸枝檀木等贵重质料;且每一个屏风正中镶缂丝花草两幅,总计十二幅,每一幅缂丝四周都绣着连缀不竭的寿字。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只这十二幅缂丝花草就不下万金之数,再加上贵重的湘妃竹、酸枝檀木、红木等,代价无可估计。幸亏长春gong正殿够大,不然还真不见得能放下这些个屏风。
“与你无关。”德妃抬一抬手禁止那拉氏持续说下去,目光始终落在忐忑不安的凌若身上,好久方才展颜一笑带了多少暖和道:“起来吧,静朱紫跟本宫提起过你,她若晓得你入宫必定很欢畅。”
【作者题外话】:前面有书友问我事,不知为甚么我在书评区回不了,说要调和言语,以是只能放在这里回了,但愿你能看到:关于年氏的名字,普通汗青上对于女人只会记录姓氏,绝少有记录名字的时候,以是年氏到底叫甚么名字,恐怕没人能晓得,非论世兰还是素言,都是先人诬捏的,不必当真。
德妃欣然收下之余又问了她几句关于腹中胎儿之事,待她答复统统尚好以后,叮咛她好生疗养,切误动了胎气。
那拉氏见德妃面色奇特且一言不发,觉得她对凌若入宫一事有所不满,忙起家请罪:“儿臣见凌格格一片孝心,又想额娘曾问起过,以是趁着此次机遇大胆带她入宫劈面给额娘贺寿,是儿臣思虑不周,请额娘……”
“回德妃娘娘的话,是妾身与温姐姐一道绣成,她让妾身代为向娘娘贺寿,祝贺娘娘福寿延绵,韶华不老。至于牡丹花……”凌若知德妃会问起这一点,故早已想好了说辞,微微一笑道:“不知娘娘可曾传闻过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故事?”见德妃点头她又道:“官方有传说白牡丹被度后不肯与吕洞宾分离,但又碍于仙规,以是甘心放弃仙籍化为吕洞宾衣上的牡丹花,长伴吕洞宾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