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汉王殿内闯老生[第2页/共2页]
咸阳诸事定,且说衡山郡内,本是一伙贼众占山为王,也就是当初王陵的贼众,今听闻沛公前来,主动将郡县献出,故而刘邦临时驻扎在长沙,见机行事。
“何况先生刚说为某记念,想来必是某有不详,还请先生教之,某定高许。”刘邦言语间亦是多了些许谦虚。
首坐上的胡亥当即摆手道:“蒙上卿,朕且问汝一句,可否情愿将女儿送进宫来,别的武侯之女亦可,何故扭扭妮妮,待到后宫事定,也可平天下。”
至于二女之事,胡亥仿佛并不焦急,在他看来处理共敖才是当务之急,是以选妃入宫的事情临时延后,择日再议。
“哦,本来如此,只是陛下还未加冠,能立皇后否?”蒙毅有些思疑地问道。
刘邦传闻是名流,神采略微收敛,仓猝命人在殿上设一食桌,“老先生所言实在傲慢,故而某不恭敬,今听腾公之言,可见先生有大才。”
蒙毅有些哑然,“长君,汝也不至于这般为陛下着想吧,某感觉还是在等等吧,两女年纪相差两岁,未免有些分歧礼节。”
蒙氏二女皆是贵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礼节,最为松散,毕竟越是王谢之女,越要端方行事。
胡亥那里晓得这礼节真假,只是点头同意,“就遵循太史所言,不成草率。”
郦食其略微抿口温茶,非常点头道:“恩,茶香四溢,尚比酒清。”
胡亥坐在殿上,年纪十七岁,看着两位三十多岁的父老会商题目还真有些不适应,并且还是在朝堂上会商本身的婚事。
次日凌晨,便在骊山提早搭建高台,胡亥带领王公后辈,贵族公卿祭天,祷告大臣,礼节繁多,直至中午方才结束。
“丞相,汝所书何言耶?竟使得陛下这般迟疑?”蒙毅非常猎奇地问道。
叔孙通有些茫然,扶苏直接口语道:“多多益善!”
扶苏略微提起,胡亥便正色道:“天下不决,先祖基业不决,何故家为?兄为丞相,当思公众,若朕无子,兄之子亦是吾之子也!”
“恰是老朽,敢问中间但是滕县父老夏侯婴?”郦食其亦是恭敬答复道。
胡亥赶紧点头,“兄长说的是,现在国策有二,定天下和选皇后。”言罢引得扶苏大笑。
“本日虽不在汉中,能得此地,吾心甚是畅怀,诸将雅量,可痛饮也。”
胡亥赶紧点头,扶苏见状,亦是立即将蒙毅搀起,“启禀陛下,上卿成心如此,不如遵之,免得两女不分尊卑,乱了宫中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