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新皇登基(二)[第3页/共3页]
桓原冷冷道:“殷大人病了,你等将殷大人速速送回府中歇息。”
太后问道:“桓卿另有何事?”心想“桓原啊桓原,这建康城里里外外你都已掌控,莫非还嫌不敷吗?”
太后神采微白,强笑道:“本宫胡涂了,竟然忘了紧急之事。桓卿有何高见啊?”
崇德太后心中早没有了当初的算计,只求从速结束本日的统统,便说道:“既然诸卿都附和桓卿之奏,......”
“臣有贰言!”桓原话音未落,就见一人出班跪地,太后与众臣一看本来又是殷渊。
桓原读罢,心道:“好短长的妇人,一封手札,聊几句家常,倒是乱了我的打算,现在只好将计就计,重兵围城之下,也不怕她有何诡计。”
“这?”崇德太后看向桓原,而桓原头也没回喝道:“殿前军人安在?”
金甲军人不由分辩,上去就将殷渊连拖带架拉出崇德宫,殷渊自是奋力挣扎,口中还不时高喊,但此时现在另有谁会理睬。崇德宫内鸦雀无声上至太后,下至文武官员连大气都不敢再出。
桓原命人先将高连喜请到后帐安息,本身则拿着太后密旨返回大帐,拆开封签,确切是崇德太后笔迹,说是密旨,却更像一封家书。密旨中说,“天子久病,不幸驾崩,本应昭告百官、天下,然宗亲元老及朝中重臣对新帝人选定见不一,情势几近失控,本宫一再让步,不想却呈现了现在局面。幸亏有桓大将军这般忠臣良将坐镇,本宫心且安稳。本宫清楚,桓大将军乃一代忠良,多年来未忘先帝嘱托,呕心沥血,为大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绩。当今,但愿桓大将军仍能为大晋江山社稷着想,进京帮手本宫稳定政局,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洋洋洒洒时而抒怀、时而话旧、时而又痛陈短长,不卑不亢,又不失嘉奖之情。
桓原笑道:“估计是太后这些日子过于怠倦了,连国之大抵都忽视了,太后,国不成一日无君啊!”
高连喜走后,桓原又与桓业安设安插了一番。第二日一早,只带了六名亲兵便进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