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新皇登基(二)[第1页/共3页]
桓原道:“太后是感觉微臣措置的不当吗?”
桓原持续奏道:“当今京中动乱,政局不稳,此事微臣已安排北府兵调查清楚,确切是有王宫贵胄趁天子驾崩,欲行不轨,现在统统罪证据在,还请太后科罪,以儆效尤。”说着从袖中将本章取出,由高连喜接过递给太后。
桓原大笑对崇德太后躬身道:“太后,看来诸位大人均对桓某主张无贰言,还请太后下旨。”
太后又笑道:“大将军那里话来,说到底我们还是一家人啊,要在官方大将军与本宫还应叔嫂相称呢。”一旁众臣也拥戴着一阵笑。
世人也都看向会稽王,会稽王神采惨白,脸部抽搐了一下,对桓原笑道:“大将军所言与本王不谋而合,不谋而合啊!”
摆布走上来四名金甲军人,大声道:“在!”
桓原读罢,心道:“好短长的妇人,一封手札,聊几句家常,倒是乱了我的打算,现在只好将计就计,重兵围城之下,也不怕她有何诡计。”
跟从太后的一帮文武,见太后不在,便纷繁上前与桓原存候、问好,毫无当日殿上公理凛然、口若悬河之势,唯独殷渊站在人群最后,冷眼看着。此时现在殷渊肺都快气炸了,他那里能想到上至太后、下至文武,见到桓原态度窜改如此之快,就连会稽王也是对桓原笑容可亲。
桓原道:“臣遵旨。既然乱臣已除,当下另有两件事亟需求办。”
金甲军人不由分辩,上去就将殷渊连拖带架拉出崇德宫,殷渊自是奋力挣扎,口中还不时高喊,但此时现在另有谁会理睬。崇德宫内鸦雀无声上至太后,下至文武官员连大气都不敢再出。
桓原惊奇道:“桓某还迷惑高公公为何会俄然亲临军前,本来是有太后懿旨到,臣桓原接旨。”
崇德太后则笑着说道:“桓大将军快快平身,大将军一起鞍马劳累,倒是辛苦了,请大将军殿内议事。”
桓原答道:“启禀太后,臣本想以皇恩浩大感化之,然蔡王乱党冥顽不灵,不知改过。就在昨夜北府兵缉拿乱党时仍负隅顽抗,武陵王、段涓及庾青俱死于乱战当中,只要蔡王重伤被擒。”
在场众臣各个听得大惊失容,忽听“啪”的一声,世人抬眼观去,本来是太背工中奏折掉在了地上。一旁高连喜忙上前拾起。
这一日,桓原与众将正在中军大帐内议事,俄然有门军来报,说宫中派人前来传旨。桓原听后稍事思虑半晌,便亲身率众将到辕门驱逐,见到来人恰是宫中内侍总管高连喜,此人与桓原倒是熟络。桓原拱手见礼,朗声笑道:“本来是高公公到此,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崇德太后心中早没有了当初的算计,只求从速结束本日的统统,便说道:“既然诸卿都附和桓卿之奏,......”
再次进入殿内,崇德太后已然居中高坐,文武摆列两侧,桓原再行君臣之礼,奏道:”臣桓原有本启奏太后。“
太后正在考虑,便有内侍来报,说桓原已在宫门外等待召见。崇德太后环顾四周,说道:“既然桓大将军到了,众爱卿还是随本宫出去驱逐一下。”众臣称诺,随崇德太后一同到殿外驱逐桓原。
桓原又说道:“桓原何德何能让太后屈尊凤驾亲迎,臣那里能够担负得起啊。”
桓原冷冷道:“殷大人病了,你等将殷大人速速送回府中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