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建议[第2页/共3页]
何氏听得双眼一亮。若真是如许的话,那她的繁华繁华梦……
说得她都心疼了,如果有承恩侯府这一层干系,秦安想要升官,也不会那么艰巨了。幸亏她想尽体例四周办理,还托了晋王妃的干系,才勉强让秦安做到百户。秦老先生明显有好亲戚,通天的人脉,如何就不晓得为自家儿子出点力?!
何氏愣住了:“替罪羊?你指的是谁?”
那婆子嘲笑:“这位秦太太虽说粗鄙了些,若不是奶奶留了把柄在她手上,她也不会骂得这么刺耳。细心想想,她骂的那些话虽不堪,却并没有胡编乱造,反倒是句句有深意,就连奶奶和你哥哥上回找的那群兵士,与牛家梁哨所一事有关,他们都晓得了。想必这秦家与都城承恩侯府有些渊缘,他们从都城传闻了甚么。而秦太太旁的不提,只拿女人姓不姓陈一事来发言,定是晓得了奶奶在临县时的旧事。奶奶上回不是说,秦家姻亲家的女孩儿拿你的旧事与女人的出身说嘴么?想来是那话已经传到秦家人耳朵里去了。”
想起这个,何氏就忍不住怨起了金嬷嬷:“说来都怪你们!当年我苦苦相求,你们就是不肯帮我!若不是不得已,我也不会嫁给二爷,现在泥足深陷,脱身不得。你们就算是怕我碍了你们世子的大好出息,也不能对你们世子的亲骨肉置之不睬吧?我生下章姐儿,这么多年来,你们不闻不问,若不是你们世子至今没生出一儿半女,只要章姐儿一个亲骨肉,你们还不肯理睬我们母女呢!凡是你们早照顾我一日,照我的意义把陈家给处理了,他们又怎会泄漏动静,到处坏我的名声?没有这事儿,我也不会不容于秦家。现在再把人灭口,也没有效了,闲话早就传开。如果传到大同来,章姐儿今后要如何嫁人?!”
金嬷嬷想了想,道:“承恩侯府的阿谁管事,方才称呼秦老爷与秦太太为三老爷、三太太。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在王府时曾传闻过一些承恩侯府秦家的传闻。承恩侯这一辈,同父所出的亲手足一共是四小我。除了已故的皇后娘娘外,另有一名庶出的兄弟,早在当年侯府蒙难时,就死在牢中了。别的另有一名后妻所出的幼弟,随父兄放逐西北,却没传闻过他回京的动静。有传闻说他与老侯爷一道死在西北了,也有人说他没死,只是与家人失散了,另有说他被美色所迷,抛家弃业,在西北落了户,连回京看皇后娘娘最后一眼都不肯。这类种传闻众说纷繁,谁也不晓得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都城中人早已当他是死了。若不是我们王爷幼年时,也曾与承恩侯的这位幼弟熟悉,王府中人也不会晓得他这些传闻。”
吴少英正与秦含真提及一件怪事:“方才送你弟弟过来的阿谁婆子,瞧着有些不凡,仿佛不是平凡人家的仆妇那么简朴。”
看着何氏面露怨忿,金嬷嬷淡淡隧道:“内幕如何,我也不知,只是暮年听王爷王妃暗里群情过,说承恩侯脾气脾气都不好,与弟妹干系不睦。秦老爷三十年都不肯回京,想来与承恩侯之间确切有些反面吧?但现在承恩侯既然打发了人去米脂寻弟弟一家,秦老爷也肯用他派来的人服侍,兄弟俩多数是和好了。也许秦老爷见过二爷后,便要上京探亲去了,今后迁回都城,享用侯府的繁华繁华,也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