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商机[第3页/共4页]
在糜竺表示下,糜丰持续说道:“第三件大事是,珠山商会的城北木器工坊制出一种完整分歧的四轮马车,车板长两丈,宽八尺,下有一根连接两个巨大后轮的铁质车轴,火线两轮可随门路曲折自如转向,四轮外圈均包上宽铁条,非常的坚毅耐用,利用两端牛或三匹驮马牵拉,一次能载货四千斤以上,载人能轻松坐上十五人,每日来往于夏河城与北面滨海的珠山乡之间,四十二里新建官道半日即达。”
糜竺顾不上理睬征税事件,和老友刘晔刘子扬并肩走到护城河桥头,兴趣盎然地打量新建石拱桥和桥面两侧刚正简朴的石雕护栏,转头望向用石块整齐砌起的护城河两岸,以及沿着堤岸莳植的两排柳树,再抬头旁观补葺一新矗立厚重的城墙,最后是城门上方简朴风雅的新镝楼,不由得低声惊呼起来。
迷惑不已的刘晔低声扣问糜竺:“子仲兄,这还是世人丁中偏僻破败、风景不再的夏河城吗?”
糜竺终究晓得刘存的精了然,苦笑着连连点头,再次打量手中镜子,脑筋里飞速计算全面衡量,最后咬咬牙,报出个令统统民气跳骤停的代价――
糜竺的手不自发的握紧,开端策画见面以后,如何向刘存开口了。
糜竺一愣,肚子里骂了句老滑头,脸上仍然保持安静的浅笑:“哈哈!我的意义是,此类镜子月产多少?贵方出让代价多少?可否也和珠山黑陶和彩陶一样,交予我糜家商号统购统销?”
入城后,两人随商队进入南大街的糜家分号安息,沐浴换衣出来,分号掌柜禀报说,县令大人昨日下午前去珠山乡巡查去了,刘府管家说家主明日下午才气回城。
现在听到大海船的呈现,贰内心更加诧异,明显此地的诸多新奇事物,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激起他激烈的求知欲。
糜竺深思半晌:“以刘子鉴的为人,他定会率先做出榜样,只要如许才气服众,别的,刘子鉴素有广施仁德悲悯爱民之誉,自客岁八月直至现在,承蒙刘子鉴慷慨施助而活下来的流民不下三万,由此可见,刘子鉴不屑干那些损公肥私的活动。”
很久,糜竺深吸口气,指责地望向一脸震惊的糜丰。
桥头两侧用石条青砖新建的两层碉楼下,站着两伍佩刀县兵,一个个衣甲亮光精力抖擞,手握清一色的新式腰刀,头上戴的是前有帽檐上有红缨的棕色皮盔,脚下穿的竟然是用牛皮做成的靴子。
吕平早已站起,微微侧身不敢接受,弯下腰请糜竺重新落坐,挥手让小厮拿来个雕工精彩的榆木小盒,恭敬地递到糜竺面前:“这是鄙人家主半月前留下的,叮咛鄙人代为呈送子仲先生,家主有言:只要子仲先生翻开盒子就会明白。”
糜竺摇点头:“窜改太大了,数月前愚兄分开时,城墙班驳到处裂缝,城门高高空无一物,底子没有上方这座镝楼,本来的护城河里尽是淤泥,两岸野草丛生臭气熏天,这东门桥原是座木桥,而不是面前这座宽广坚毅的石拱桥,总而言之,之前的夏河城确切没有此等气象,看来,新任县令刘子鉴在施政方面,确切有其过人之处,愚兄推断,本地各家望族恐怕也被他剥削惨了,不然不会结队前去王城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