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年、187年、188年[第1页/共3页]
a>a>i1153
中平四年p>
汗青纪事p>
中平五年(188),巴郡(今四川重庆北嘉陵江北岸)黄巾军起,巴郡板楯蛮乘势复兴,攻打郡县,抄略城邑。汉廷调派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率军进讨,随即将板楯蛮安定。p>
汗青纪事p>
公元187年p>
中平三年p>
杂谭逸闻p>
中平四年(187),本国沙门康巨于洛阳译《问天国事经》为汉文。p>
荥阳民叛逆p>
中平五年(188),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刺史王芬、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许攸、沛国(今安徽濉县西北)人周旌等见天象倒霉于宦者,筹办尽诛寺人,废掉汉灵帝,改立汉宗室合肥侯为帝。因而,王芬等边结豪杰,预作筹办,曾保持曹操(魏太祖),曹操以为机会未到,不成轻动。复书回绝。不久,灵帝欲北巡间(今河北献县东南)旧宅,王芬等筹办乘机发难,乃止书诡称黑山军攻劫郡县,求起兵进讨。这时,太史以为天时倒霉,“不宜北行”。灵帝遂止,并敕王芬罢兵,随之又征王芬入朝。王芬惧事败露,他杀身故。p>
服虔,初名重,别名祗,字子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少贫好学,有雅才,善作文。入洛阳太学肄业,尤明《左氏春秋》。曾变姓名为厨工,入大儒崔烈之门,窃听崔烈与其弟子讲论《春秋》。郑玄闻其说《春秋》事,大为赞美。时玄注《左传》未毕,遂以注稿相赠。虔用心致志,撰成《春秋左氏传解》。后举孝廉,灵帝中平五年(188),官至九江太守。p>
中平三年(186)仲春,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兵赵慈起兵反汉,杀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守秦颉。p>
中平五年(188)仲春开端,中原黄巾余部纷繁起事。仲春,郭太即是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起事,攻略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四月,汝南郡(今河南平舆北)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黄巾军复兴,攻没郡县。十月,青州(今山东淄博)、徐州(今山东郯城)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十一月,汉廷调派下军校尉鲍鸿进讨阵容最大的葛陂黄巾。两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次年仲春以交战无功下狱死。黄巾各部此伏彼起,阵容复盛。p>
文明纪事p>
武陵蛮复叛p>
置西园八校尉p>
江夏兵起事p>
陈赐死p>
中平四年(187),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张纯与其同亲张举起兵反汉。张纯等与乌桓大人丘力居缔盟,抄掠蓟县(今北京西南),杀汉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太守刘政、辽东郡(今宁义县)太守阳众等。有众十余万,屯于肥如(今河北卢龙北)。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宁王,二人移书州郡,声言张举将代汉为帝,要求汉帝退位,公卿奉迎张举。灵帝诏发南匈奴兵进讨张纯,因南匈奴反而未果。中平五年十一月,张纯又使乌桓峭王率步骑王万,入青州(今山东淄博)、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二地,攻破清河(今河北临清东)、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等郡,阵容甚盛。汉廷诏骑都尉公孙瓒率兵进讨。公孙瓒与张纯等战于石门(今辽宁朝阳一带),大破之。张纯等丢妻弃子,逾塞而逃,退至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张纯之乱因而安定。后张被其部下王政所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