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何谓良人?这便是了(3)[第2页/共2页]
赵绵泽为帝如此……如果赵樽称帝,他又如何?
至此,除了赵构因疾不能成行、赵楷因军务繁忙走不开,赵樽即将大婚也不便前去北平,其他的洪泰帝诸子,皆按洪泰帝留下的圣旨所言,先于奉天殿受诏,后在太庙祭祖,又于乾清宫拜辞了洪泰帝,领命去了封地。就连曾与赵绵泽有过储位之争的皇三子宁王赵析,也未遭到强留,前去大宁就了藩。
阿记和卢辉等人奉了赵绵泽的号令与她一同入府,但他们只能在楚茨院的核心,不敢近她的身边。远远一观,只要她一向在府里,自是不会思疑。
在屋子里交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看着鸟笼里的大马,她心悸不已,不时畴昔敲敲鸟笼,眉头蹙成了一团。
秦王赵构的反嗤,令人措手不及,但不算不测。真正令人不测的,反倒是先前都觉得会与赵绵泽鏖战不止的赵樽,自从四月还朝,大多时候都赋闲在晋王府里,不结党,不寒暄,乃至连本来亲厚的旧部世人,都少于来往,成了一个实足十的闲散亲王。
于大晏朝来讲,这些算是大事。
所谓构党,便是与赵构过从甚密的官吏。
新皇即位,表里的事件失实让他焦头烂额。就在她回府的半个月里,朝堂上亦是产生了很多的事情,每日创新,层出不穷。
从晌午比及入夜,小马都没有飞返来。
他一改先前的风格,对妃嫔一视同仁,不但令后宫调和,也使朝堂民风大好。因前一阵册立皇后之事激起的臣工牢骚,渐渐散了下去。
打一个喷嚏,她俄然有些不敢想。内心慌慌的,她一改先前各种支撑赵樽夺储和“造反”时的热血动机,只但愿他能顺利处理好这边的事情,带她去封地做一个藩王,或者干脆隐于官方做一对浅显的佳耦,不再但愿他君临天下了。
一个帝王,只睡一个女人,那才叫不普通。
“咕咕……”
统统都很顺利,赵绵泽现在也顾不上她这头。
想到这个,她突地又犯了隐忧。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上位那得烧无数把火。全部大晏的国度机构都繁忙起来。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礼部,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等等六部九卿的官老爷们一个个都被赵绵泽拉动了起来。
赵绵泽做的,只是普天下帝王都做的罢了。
她现在尽管养好身子,保持身心镇静。